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正式运营 行走“环带” 相约大美武夷
本文原载于闽北日报2024年5月2日2-3版
“五一”假期第一天,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正式启动运营,标志着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大武夷文化旅游圈”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那么,什么是环带?何谓风景道?风景道上有哪些新风景?让我们走进大美武夷,沿着最美风景道,一起看国家公园的碧水丹山,品生态茶园的人生百味,寻道南理窟的宋式风雅,与山水相拥、与历史对话,领略国家公园魅力,感受无与伦比的生态人文之美。
推进环带建设 助力绿色发展
什么是环带?环带是武夷山国家公园的生态保护缓冲地带、绿色发展支撑地带、民生改善辐射地带。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首站就到武夷山国家公园,他强调“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统筹保护和发展,有序推进生态移民,适度发展生态旅游,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近年来,南平市委、市政府始终牢记嘱托,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对南平提出的定位要求和全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的工作部署,发挥“双世遗”和首批国家公园所在地的优势,聚焦“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和福建会客厅”的目标,以国家公园红线为基准线,在1001.41平方公里的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片区外,系统谋划了面积4252平方公里“缓冲区”,覆盖了武夷山、建阳、邵武、光泽4个县(市、区)、31个乡镇(街道)、203个村,在空间上按照保护协调区、发展融合区两类空间,实行差异化圈层分区管控,这个缓冲区称为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利用大的“外圈”来保护好武夷山国家公园这个核心的“内圈”,通过圈内圈外协同联动,更好地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
根据环带规划要求,计划到2025年,建成国家公园周边统筹保护与发展的样板;到2030年,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示范区;到2035年,建成国家公园内外协调联动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和全球文化交流平台,辐射带动南平全域发展,全面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国家公园的国际影响力日益突出。
打造最美风景道 串起沿途好风光
何谓风景道?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是南平推进建设环带新风景的一条“流动风景线”,途经武夷山市、建阳区11个乡镇40个村,总长约251公里,寓意“爱武夷”。
作为国内第一条国家公园风景道,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是环带建设标志性项目,是我省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11537”总体布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大武夷文化旅游圈”的关键一环。
为奋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和福建会客厅,南平围绕“大武夷文化旅游圈”构建四大圈层,包括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主的“核心引领圈”,以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为主的“环带支撑圈”,涵盖南平全域的“辐射带动圈”,联动周边的泰宁大金湖、浙江江郎山、江西龙虎山、龟峰、三清山5个单世遗地的“外部协同圈”。1号风景道是“环带支撑圈”的代表性项目。
风景道的建设对“大武夷文化旅游圈”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在市域层面,有利于扩大旅游市场半径,形成大武夷市域内互送互推互补的格局;在省域层面,契合福建文旅“11537”发展构想、“环武夷山世界遗产地文旅集聚区”“沿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等发展布局,并融入全省文旅发展大局;在区域层面,能够联动周边单世遗地,有助于构建互联互通的旅游共同体,打通区域旅游内循环;在全国层面,突显“大武夷”品牌优势,成为武夷茶文化、朱子文化传播的新高地,是对国家公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有力探索;在国际层面,有利于“大武夷”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将成为福建面向世界的一张新名片,成为展示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窗口。 (本报记者 朱领军)
特写
①“游客是冲着‘环带’打卡点来的”
“五一”小长假的第一天,到了下午5时30分,武夷山市南源岭村的肖金珠已不记得今天做了多少份“瘦肉羹”,只知道忙碌的手都有点酸痛。南源岭村是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的起点,许多游客趁着假期前来打卡。
当天,“‘环带’文艺相辉映,共绘文旅新画卷”活动在南源岭村举行。南词、邵武三角戏等院团在非遗民俗剧场、旅游步行街展演,展示了南平南词、邵武三角戏(傩舞)、浦城赣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南平特色文化产品。
有着“武夷山民宿第一村”之称的南源岭村,目前,共有民宿181家,客房1200多间,是武夷山市民宿产业的主阵地。近年来,南源岭村主动融入“环带”发展,建设了停车场,并完善了夜景靓化、示范街区打造、绿化美化等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实现了从景观到文化的提升。
随着南源岭基础设施、旅游配套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入住南源岭。“1日晚上,这里超过一半的民宿入住率会达到100%。”南源岭民宿协会会长陈谨辉介绍,“许多游客是冲着这里是‘环带’打卡点来的。”
“我们期待有更多的游客,看到‘环带’的美。”南源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文英介绍,今后将鼓励更多有条件又有意愿从事小吃的民宿业主,在民宿一楼设置小吃店面,进一步丰富旅游“夜态”,从而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在南源岭住下来、玩起来。☉裴礼辉
②“我要把环带的美告诉更多人”
“我们几个摄影爱好者平时就喜欢到环带上采风,今天正好书坊有活动,我们就一起过来感受下这边的文化氛围。”5月1日,在建阳区书坊乡的康宁古街,摄影爱好者梁万英和朋友们在这里定格了许多美好的影像。
当天,书坊乡举办首届“环带非遗文化节暨‘夏季村晚’”系列活动,让不少游客感受到“建本之乡、图书之府”“全国非遗旅游小镇”书坊乡的人文风韵。
今年50多岁的梁万英,是一位摄影爱好者。在现场,她欣赏了古筝、舞蹈、歌曲、宋代点茶等表演,拍摄了建本雕版印刷技艺、建阳宋代点茶、民间传统技艺剪纸、建盏制作技艺等非遗互动体验项目;品尝了香榧、米粉、吊瓜子等乡镇特色小吃。
走进刚揭牌的世界小人书(连环画、雕版)博物馆,梁万英看着琳琅满目的展品,她感慨说:“这次的书坊之旅内容很丰富,小人书、建本、雕版等等,都让孩子了解了本地的历史文化,很好地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她打算在假期里沿着环带继续采风,“我要把环带的美告诉更多人。”梁万英说。
近年来,书坊乡主动融入环带建设,提升改造康宁古街,兴建“建本蜡像馆”,在集镇周边新建国防教育基地,修缮扩建“太阳山革命纪念馆”,谋划建设“世界小人书博物馆”,集中展示了当地文化旅游品牌的多元发展。☉张高鹭亲山水 享健康
③亲山水,享健康!
5月1日,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启动运营当天,吉宝原中医药文化实践康养中心睡眠酒店在邵武市肖家坊镇开业。
“我们是从新加坡过来的,趁着‘五一’假期,前来体验一下。”新加坡游客郑先生成为睡眠酒店首批体验者。游客张小姐说:“刚刚体验了艾灸、熏香、泡脚、晚安茶、养生餐,感觉精气神都好多啦!”
邵武市围绕南平市委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和福建会客厅”总体目标,主动融入环带建设,以“世遗·拾遗”为主题,谋划了世遗1号风景道项目。肖家坊镇位于武夷山脉南麓,毗邻邵武将石自然保护区和泰宁地质公园,是世遗1号风景道的“南大门”,也是福建省首批森林康养小镇,森林覆盖率达89%,负氧离子含量高达每立方厘米20000个。
吉宝原中医药文化实践康养中心睡眠酒店项目就是看中这里生态优势,打造“康养+乡村文旅”综合体项目,以中医药和中医养生为主题,内设中草药八卦园、中医药展馆、中药标本馆、热养生餐厅、理疗室、林下中草药种植区、艾叶改良品种试验区等。
下一步,肖家坊镇将聚焦环带建设,不断补齐吃住行游购娱短板,将美丽田园骑行道、康养中心、天成奇峡、听山民宿等打卡点串点成线,逐步形成“旅游空间全区域、旅游产业全领域、旅游受众全民化”的发展格局。☉兰泽宇 肖琳
④“这样的街区真棒!”
“小朋友们,大家先用填充物把箱包填满,然后再用针线把切口缝好,就做好梨形箱包。”5月1日,在光泽县圣农旅游小镇“百村百品·百城百味”示范街区的李坊展示馆内,工作人员指导孩子们制作梨形箱包。
当天,光泽县圣农旅游小镇启动运营,“百村百品·百城百味”示范街区也同步开放。“作为武夷山国家公园西入口、环带覆盖县,光泽县积极发挥产业优势,将龙头产业——圣农集团与环带建设,打造差异化的文旅产品,圣农旅游小镇和示范街区就是其中一个重要项目。”项目负责人介绍,示范街区设有8大乡镇展馆及供销展馆、源生光泽馆、游客服务中心,展馆展示各乡镇的历史、人文、习俗、农特产品等,成为当地对外推介的“窗口”。
“这里可以品尝传统美食、体验非遗技艺,今天我特意带着孩子来体验‘清溪豆腐’的制作工艺,让孩子了解我们的非遗文化,这样的街区真棒!”市民王女士高兴地说。
近年来,光泽县聚焦环带建设,充分发挥千亿白羽肉鸡产业集群优势,坚持以“金鸡文化+工业旅游”为核心,以争创5A级工业旅游景区为抓手,按照“凸显高标准设计、汇聚高水平建设”的理念,推进圣农旅游小镇建设,推出的“百村百品·百城百味”示范街区、“2351”景观风貌等精品旅游路线,为光泽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邱洪福 叶鸿瑛
1号风景道线路景点推荐↓↓↓
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集中展示了武夷山国家公园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四个最”特征的自然景观,以及朱子文化、茶文化、闽越文化、建盏建本、宋慈文化等人文景观。行走在风景道上,游客可以感受“处处有文化、满眼皆山水”的人与自然和谐之美。
风景道先行推出46个游览打卡点、2条游览线路。
A线从武夷山市星村镇进入国家公园一般控制区,B线从南平市建阳区黄坑镇进入国家公园一般控制区。这两条旅游线路是了解武夷山国家公园、感受自然教育的首选目的地。
在这两条旅游线路上,有形似弯月的瀑布奇观、山环水抱的网红打卡点;有观赏植物群落、研究鸟类和蝴蝶的密林峡谷、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最高达13.6万个/立方厘米的桃源峪;有集科普教育、学术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武夷山国家公园宣教馆。在野猴谷,游人可与上百只野生短尾猴在路边亲密相处;登上先锋岭瞭望台,可饱览武夷山断裂带的壮观景象,远眺华东第一峰——黄岗山。
同时,以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建阳考亭旅游度假区为集散地,立足风景道沿线资源禀赋,推出了适合不同群体的8条自由自驾线路和11条骑行徒步线路,包含“古城、古镇、古村”传统文化寻根之旅,“茶园、茶径、茶村”慢生活体验之旅,“宋风、宋韵、宋雅”书香揽胜之旅,“名史、名家、名籍”文化探寻、亲子游乐之旅等线路产品。
——“古城、古镇、古村”传统文化寻根之旅。游客从武夷山度假区,前往全国保存最完整的汉代古城之一、被称为“东方庞贝古城”的闽越文化发源地、城村汉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再到朱子故里五夫古镇,南宋理学宗师朱熹在此从学、著述、授徒、生活近50年,接着前往北宋婉约派词人柳永故里上梅茶景村,再到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万里茶道起点下梅村,下梅村现仍保留30余幢具有清代建筑特色的古民居,有茶市古街、晋商茶馆、大夫第等参观点。
——“茶园、茶径、茶村”慢生活体验之旅。游客可以从武夷山度假区出发,前往香江茗苑,这里是茶文化宣教、传统制茶技艺展示、斗茶体验等茶主题的休闲旅游胜地,然后到茶言精舍,亲身体验茶艺、茶道、品茗及演绎唐煮、宋点、明冲泡等活动,接着到大坪洲生态茶园呼吸清新茶香,到福莲庄园、黄村横凤茶部落品春茶,再到星村茶足径走走,感受茶叶、茶香、茶韵。
——徒步之旅。游客可以从建阳建盏一条街出发,在建盏文化创意园参观集建盏研发设计、艺术创作、建盏文化博览于一体的主题专业园区,然后一路徒步经过文公堤步道、观书园,到达朱熹晚年定居、讲学之所、海内外朱子后裔及朝圣者的“阙里”——考亭书院,随后还可以继续前往武夷梦华录、千年古樟树抱佛、花花世界等景点游览打卡。(朱领军 整理)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