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经验之南平市打造“绿色产业创新平台” 以“四链”融合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编者按: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我省结合实际探索创新、深化改革,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随着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深入推进,省发改委(省营商办)收集发布2024年首批35项具有代表性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经验做法。这些改革创新举措紧盯经营主体的实际需求和热点问题,聚焦提升政府效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加强法治化建设、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以及强化要素保障等方面,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涉改革“深水区”、精准把握“关键点”。营商环境改革由局部性、尝试性的探索与突破,转向系统性的集成和多维度的深化,典型经验做法呈现出跨部门协同的显著特点,不断释放改革叠加效应,助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
典型案例
南平市打造“绿色产业创新平台”
以“四链”融合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背景情况
福建省南平市立足绿色生态优势,深入探索以“四链融合”促进绿色发展的有效路径,通过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展“产业体检”,构建南平优势产业数据库,并绘制产业创新链图谱,为产业提供人才、技术、资金等一站式精准服务方案,助力推动现代化绿色产业体系建设。
主要做法
(一)核心技术领先,数据基座扎实。平台以国家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成果OpenKS为技术支撑,围绕南平“五个一”生态优势产业和“3+4+5”特色产业集群,通过“产业服务团队+专家智库”方式,绘制产业创新链图谱并精准挂接技术、人才和资金等要素,融入本地政务数据并对接全球专利及全国企业、人才、政策资讯库,构建所有权归属南平的地方特色数据资产,夯实对市场主体智能化分析服务的数据基础。
(二)线上线下结合,行业专家支撑。聚焦企业需求,通过“线上+线下”方式,线上开发“看产业、找技术、搜人才、配资金”等功能,推动产业与要素资源快速连接,解决市场主体之间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线下每一条产业链配备专业的产业服务团队和专家智库支撑,其中通过专业的行业研究机构梳理产业链节点,通过专家系统研判关键技术的难点堵点。
(三)四链深度融合,要素同向发力。通过对不同产业设置“体检指标”方式,推动产业、创新、人才、资金等要素同向发力,综合开展企业服务。
在产业方面,利用产业链“强链”“补链”“固链”“拓链”智能决策模型对产业图谱进行全面分析,定位产业链条缺失、薄弱环节,从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优化资源配置、鼓励技术创新等多维度提出解决方案,为本地产业发展精准推荐优质靶向企业,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和企业发展壮大。
在技术方面,利用行业大数据挖掘出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有针对性地策划生成科技创新项目,突破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并针对企业提出的个性化技术需求进行智能评估,并自动推荐相关的单位和专家,高效进行技术攻关。
在人才方面,基于企业实际需求,成功引入福州大学人才团队进行产学研合作,并通过人才评价模型进行精准匹配,筛选适合企业的人才,为企业精准推荐高端人才资源,解决企业发展中高端人才不足难题。
在资金方面,平台汇聚产业发展中的资金流向,为政策资金精准投放提供辅助决策,通过线上收集和线下确认企业的资金需求,撮合推荐科技金融产品和科技股权基金,切实提高企业的资金获得率。
取得成效
南平市绿色产业创新平台实施以来,推动“四链”深度融合、相互赋能,绿色产业体检成果运用成效显著。
一是实现“产业链”高效赋能。助推全市招引签约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592个、总投资875.1亿元。
二是实现“创新链”有效嫁接。共挖掘关键共性技术101项,形成“急用先行”“重点产业”“前沿技术”技术攻关需求42项。
三是实现“人才链”精准导入。为全市438家企业精准选派科技特派员484人,在重点产业上组建了21家科特派院士(专家)工作站,解决企业发展中高端人才不足难题。
四是实现“资金链”深度融合。累计为367家企业提供“科特贷”等信贷支持15.5亿元,帮助企业实现股权融资14.48亿元。(来源: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南平市发改委)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