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学“千万工程”经验|浦城县九牧镇:“小酸菜”发酵大产业 “土特产”赋能促振兴
编者按
7月13日,全市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现场会召开。会上,光泽县、邵武市和平镇进贤村、浦城县九牧镇、建阳区麻沙镇、松溪县花桥乡、建瓯市小桥镇作了交流发言,本报今日予以刊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要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浦城县九牧镇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充分运用党建体检成果,着力整合各方资源,以黄毕洋酸菜为切口,打造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培育壮大“土特产”品牌。
一、因地制宜,跨村联建,念好“土”字诀。一是党建体检摸清家底。通过党建体检对全镇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剖析,探索实施“挂村包村工作片区负责制”,将11个村划分为4个片区,根据各片区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发展片区经济。其中,黄毕洋片区整合资源发挥黄毕洋酸菜腌制历史久、群众口碑好、市场潜力大等优势,培植“一业、一品、一特”的产品结构。二是乡级主导重塑体系。镇党委发挥乡村振兴“前沿作战部”作用,成立黄毕洋乡村振兴公司和酸菜工作专班,逐步将分散在大户和村民家中腌制的黄毕洋酸菜进行统一种植、统一加工、统一销售,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三是村级联营协作共赢。黄毕洋片区党委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整合发动与产业发展相关的资金、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入股合作,农户可通过占股比例分红、订单种植、生产务工等方式增加收入。2023年,带动当地189户农户种植长杆白,黄毕洋等3个村每年按投入资金比例分得保底收益共12万元,村民每亩纯利润达2800元。
二、“三化”建设,集约集效,打好“特”字牌。一是规模化种植。发挥联农带农作用,通过黄毕洋农林专业合作社,统一流转冬闲田,引入科特派资源,强化种植技术指导,将具有200多年种植史的自留种进行育种优选,打造长杆白种植示范基地。同时,对接上级部门争取到水肥一体化灌溉项目,可节约20%种植环节的劳动力成本。二是规范化加工。将闲置的黄毕村小学改造成共富工坊,解决了散户加工酸菜场地狭窄、卫生条件落后等难题。与福建农林大学食品工程学院合作研究技术标准,解决了农户各自为战、生产标准不一、质量不稳定等问题。三是标准化生产。盘活闲置资产,改造九牧农特产品标准化加工厂房2座1650平方米;利用黄毕村省级乡村产业扶持资金150万元,建设具备自动清洗、真空包装、高温消毒、低温储藏等功能的生产车间,并取得SC认证,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并进入市场销售。2023年,黄毕洋片区酸菜产量40万公斤,产值近400万元,促进村集体增收约40万元,村民增收60余万元,计划到2025年实现产值突破2000万元。
三、整合资源,强化支撑,唱好“产”字歌。一是整合市场订单。采取“先订单再生产”模式,由酸菜专班销售团队对接浦城在外商会、相关县直单位和电商、超市等销售渠道,洽谈当年度的酸菜订单量和价格,制定酸菜产业种植生产销售等环节工作计划,形成“市场订单+村民标准化种植+合作社标准化腌制+振兴公司标准化生产”的黄毕洋酸菜全产业链条。二是整合人才力量。打好乡情牌,充分发挥“三乡人”优势助力产业发展。在生产环节,与在外乡贤“周麻婆”合作企业福建省浦城县农耕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引进专业团队制定黄毕洋酸菜生产规程;在销售环节,吸引在上海从事直播的能人“轩姐”回乡,聘任为流通助理,通过直播带货助力黄毕洋酸菜销售;在物流环节,借助在外乡贤企业国瑞药业仓储物流优势,争取京东物流配送VIP客户优惠政策,预计可节省30%的物流成本。三是整合品牌资源。到重庆涪陵考察学习榨菜全产业链发展及品牌标准化体系建设,争取将黄毕洋酸菜列入“武夷山水”品牌和国家级农特新优类产品。收回品牌商标、申报“黄毕洋”酸菜制作技艺县级非遗、“一村一品”项目等。通过在浦城特色美食“九大碗”等各色菜品加入黄毕洋酸菜,开发出酸菜炒笋丝、酸菜豆腐煲等20余道特色菜肴,举办以品“酸菜宴”为主题的“酸菜节”,持续打响黄毕洋酸菜品牌。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