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市场监管系统全面落实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营造高标准市场环境 助推民营经济提质增效

2024-08-28 14:30:00 来源: 闽北日报 作者:谢红灿 通讯员 章翼 陈谦

今年,南平市市场监管系统落实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传承弘扬“晋江经验”,结合深化拓展“三争”行动、细化实化“五增”目标,认真实施市场监管总局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22条措施和省市场监管局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12条措施,以行风建设为抓手,用好市场监管“工具箱”,着力营造“四个市场环境”,助推我市民营经济提质增效。

营造经营主体健康成长的市场环境

近日,省、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走访顺昌多家竹企,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 (谢红灿 吴米兰 摄)

南平市市场监管局发挥注册审批职能和南平市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在完善市场准入退出、优化审批服务、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扶持等方面主动作为,促进经营主体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该局围绕“便利南平”举措,深化拓展新一轮“一件事套餐”改革,创新推行“证照同变同销”,在食品经营环节试点“同业准入承诺”改革,推动企业开办、准营、注销全生命周期审批服务提速增效。持续优化市、区一体的“企业开办服务专区”,整合涉及企业开办的部门窗口,实现“综合窗口”统一收件。聚焦企业跨区域经营和群众异地办理需求,按照“依法、高效、优质”要求,循序渐进推进部分政务服务事项入驻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通过“远程云帮办”可视化平台开展远程协助,提供统一业务咨询、远程导办等帮代办服务,实现部分事项“就近办”“免费帮代办”。

市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南平市扶持个体工商户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帮助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本地区“名特优新”分类标准,对特色鲜明、诚信经营好、发展潜力大的个体工商户,定期进行认定和重点培育。持续开展个体工商户经营者变更登记,由原来的“先注销,后设立”改为直接申请办理变更登记。

该局组织我市检验机构参加省市场监管局开展的检测项目能力验证,持续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规范小微企业名录库支持政策信息发布,服务各类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围绕市委、市政府重点关注的热点问题,重点从规模结构、活跃程度、合规经营等维度,深入挖掘数据价值,形成适合南平市区域特点的经营主体发展质量指标体系。

营造执法惩戒与指导服务并重的市场环境

日前,松溪县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开展集贸市场电子计价秤准确性专项检查。 (张莎 王杰 摄)

为确保市场安全和有序营业,市市场监管局大力发挥市场监管在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价格、广告、网络等领域的执法体检作用,营造执法惩戒与指导服务并重的市场环境。

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坚守安全底线,进一步提升“三品一特”安全水平,保障高质量发展。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凸显行政执法的力度和温度。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推动综合执法能力提质增效。开展政策措施清理“回头看”,加强市场分割、地方保护突出问题整治,预防和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市市场监管局突出运用网络交易监管与服务职能,指导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发展、壮大网络经营主体,带动新经济增长。引导电商平台企业完善内部合规体系,有序竞争、合规经营。组织开展“2022—2023年度南平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公示工作,推进我市企业履约诚信体系建设。

市市场监管局开展重点领域涉企收费整治,助力民营企业降本增效。发挥广告协会桥梁纽带作用,提升广告业综合质效。运用投诉举报数据分析,对消费投诉举报相对集中的民营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扶;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放心消费行动。在南平市范围内开展施工的单位通过福建省市场监管智慧应用一体化平台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系统,向南平市市场监管局提交《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告知单》,即视作完成告知手续。

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结合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实施企业“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比例不低于总抽查数的80%。开展“年报+”服务工作,推动个体工商户年报引入融资增信服务,进一步推进“闽商易融”贷款码推广运用,助推个体工商户便捷享有普惠金融服务。助力完善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福建),高效实施“信用修复一件事”。推行信用修复“免申即享”,未按规定报送年报的个体工商户补报年报后,无需申请即实现经营异常状态信用修复。

在放心消费创建、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等领域,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智慧化应用场景开发,探索建立与市绿色产业创新服务平台相关数据共享机制。

营造品质合格监管与质量辅导提升并重的市场环境

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发挥质量基础设施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的技术优势,推动企业产品质量达标合格和产业水平提档升级。

市市场监管局持续实施政府质量奖三年滚动培育计划,组织企业参加首席质量官公益培训。深入开展竹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赋能行动,建立健全“链长组织、链主引领、链员协同、基础支撑、技术赋能”的质量强链工作模式。围绕茶、竹、医卫材料等重点产业深入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

该局积极配合省计量院、市工业园区推进国家碳计量测试中心(福建)及国家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加快推动“国家加工食品质量检验中心(福州)武夷山基地”建设,提高民营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深化拓展质量技术帮扶“三争”行动,扎实推进《质量技术帮扶“提质强企”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结合南平块状产业相对集中的特点,坚持分区域监管治理、分产业帮扶提升,着力对邵武危险化学品、延平电线电缆、建阳建盏、政和竹木、浦城皮革等区域重点工业产品企业及园区开展提质强企帮扶活动,支持新质生产力技术推广应用。

市市场监管局不断完善“闽质通”一站式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功能,深入推进质量技术科技特派员制度,在日用陶瓷、竹制品、食品加工等产业经济聚集区,扎实开展助企专项帮扶行动。统筹规划我市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重点建设一批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强制检定需要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立足南平市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导、技术赋能”的联动机制,以标准延链推动我市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

该局还配合省市场监管局强化“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往来贸易产品标准比对分析,开展纺织服装、家用电器、光电产品等福建省大宗出口产品主要出口市场技术性贸易措施分析研判和风险预警,助力我市民营企业进一步扩大开放稳外贸。

营造知识产权保护有力和运用有效的市场环境

南平市市场监管局发挥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服务、合作的职能,彰显专利制度的政治职能,使创造、运用、服务、合作等经济建设工作更加宽松协调。

该局高质量建设南平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打造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知识产权纠纷化解渠道。深入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推动民营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知识产权深度合作。落实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积极稳妥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增量扩面。

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开展知识产权执法专项行动,重点打击假冒专利、商标侵权、伪造或冒用地理标志、恶意申请注册商标等违法行为,切实保护权利人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发布典型案例、开展销毁侵权假冒伪劣商品活动,形成打击侵权假冒声势影响。

与此同时,深入落实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对接“知创福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优势资源,持续推进“知创南平”分平台、“知创福建”工作站的建设,发挥分平台和工作站区域优势,做好与民营企业的对接帮扶,提升企业创新发展能力和获得专利技术的可及性、便利性。依托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福建分中心,加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提升企业海外知识产权风险应对能力。

作者:□本报记者 谢红灿 通讯员 章翼 陈谦


[责任编辑:黄炜莉]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