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变“肥水”,美了村庄润了竹山 建瓯房道探索五位一体环保治理体系

2024-10-25 10:32:41 来源: 闽北日报 作者:葛悦月 邹志伟

闽北日报讯(葛悦月 邹志伟)最新监测数据显示,9月以来,建瓯市房道镇辖区内安浆水站和垄上中桥断面水质持续向好,稳定达到II类水体。这得益于该镇采取系统化治理模式,推动水生态环境整治各项工作高效落实。

近年来,房道镇将养殖污水和笋压榨废水变废为宝,探索“产业、模式、空间、应用、乡村振兴”五位一体的环保治理体系,实现生态环境向好、村集体和村民增收的多赢局面。

早先,房道镇为整治影响水环境养殖突出问题,以高压态势拆除生鸭养殖场23家,养殖户“围”在政府说难处。

现在,房道镇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疏堵结合”的理念,指导辖区38家养鸭场配套建设粪污收集塘,36家压榨笋厂和3家罐头厂配套建设压榨污水收集池,同时委托乡村振兴公司采购专业吸污车,为以上业主提供吸污抽粪服务,并将废水转运至农户竹山、果园中作为有机肥浇灌。

鸭粪废水作为有机肥,有着不易板结、价格低廉、辐射面积广、肥力时效长等诸多优势,竹山施肥后不仅加快竹子生长,还可以让笋产量增加,而且原生态的笋在市场上更受大家的青睐。

曹岩村竹农刘名鸿高兴地算了一笔账:“我承包近30亩竹山,每亩喷洒3吨鸭粪废水,复合肥每亩可少用50斤,加上节省的人工费,一年下来能省近1万元。明年笋产量肯定也高,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下一步,房道镇将因地制宜,建立车辆管护使用制度和污水废水利用长效机制,逐步实现环境卫生清洁化、群众受益最大化、产业发展长效化目标。

[责任编辑:黄炜莉]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