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服务绿色高质量发展

2024-01-12 08:47:00 来源: 闽北日报 作者:

闽北日报讯(本报记者)11日,南平市人民检察院代检察长曾传红在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检察院工作报告。

曾传红说,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市检察机关在市委和省检察院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在市政府、市政协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主题教育,紧紧围绕省委“三争”行动和市委“五增”目标,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守正创新推进各项检察工作新发展。全市检察机关共办理各类案件14399件,其中审查逮捕1301件1992人,审查起诉3946件5402人,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等监督案件 9152 件。在省检察院通报的22项竞争性指标中,我市有17项排名全省前三,25个案件入选最高检和省检察院典型案例、优秀案例,业务质效位居全省前列。

践行重要嘱托,服务保障南平绿色高质量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对南平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把“一切从政治上看”融入检察履职全过程。依法办理各类刑事犯罪案件,批捕1336人,起诉3681人。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涉黑涉恶、故意杀人、抢劫、涉枪涉爆等严重刑事犯罪。全面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率93.4%,一审服判率达98%。适应刑事犯罪结构变化,推进轻罪治理,建立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醉驾综合治理等机制,依法不批捕629人,不起诉1040人。

开展“武夷山国家公园及环带保护”“闽江源头治理”等专项监督,起诉破坏生态环境犯罪163人,公益诉讼立案389件。持续落实“河长+检察长”“林长+检察长”等机制,与市人大等建立生态保护监督贯通机制,与江西省上饶市检察院建立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2+5”协作机制,升级打造武夷山国家公园生态保护法治教育基地,全面展示检察护航美丽南平的生动实践。严惩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与市人行等部门联合开展“反洗钱三年攻坚行动”,起诉金融诈骗、洗钱等犯罪179人。融入知识产权强市战略,办理涉知识产权案件42件,联合公安机关在南平工业园区创建检警联动示范岗,提供“订单式”司法服务。聚焦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问题开展专项监督,起诉涉农犯罪59人,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58件。

坚持为民司法,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积极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检察为民,以法治力量纾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用心办好为民实事。密切关注“舌尖上的安全”,起诉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12人,公益诉讼立案88件。大力推进网络综合治理,起诉电信网络诈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犯罪741人,追赃挽损1842万元,牢牢守住群众“钱袋子”。持续开展根治欠薪“雷霆行动”,落实与江西、四川等11个省份支持起诉跨区域检察协作机制,帮助181名农民工追回“血汗钱”296万元。扎实推进司法救助等民生实事,向113名生活困难的刑事被害人及其近亲属发放司法救助金155 万元。持续开展“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监督,公益诉讼立案72件,督促职能部门强化对朱子文化、宋慈文化、古籍善本、古廊桥等文物遗址遗存的修缮保护。零容忍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和校园欺凌行为,批捕114人,起诉126人。对犯罪情节轻微、悔罪表现较好的涉罪未成年人依法不批捕91人,不起诉86人,帮教19人圆梦大学、走向新生。积极推进“督促监护令”“春蕾安全员”等机制,以司法保护促进“六大保护”协同发力,相关经验做法被最高检推广。深化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制度,开展重复信访积案“清仓”和源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妥善办理群众信访1269件,对最高检、省检察院交办的20件信访积案全部办结化解。市检察院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做法成效被最高检专刊推广。

强化法律监督,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坚持宪法定位,不断加强新时代法律监督工作,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紧盯司法不公突出问题,持续加大对刑事立案、侦查、审判、执行活动监督力度。对全市监狱、看守所、社区矫正机构巡回检察全覆盖,监督纠正违规违法“减假暂”、监管执法不规范等问题 1140件。联合市法院开展职务犯罪案件财产刑执行专项活动,核查并督促财产刑执行到位84.8万元。深入贯彻实施民法典,办理各类案件414件。对确有错误的民事生效裁判提出抗诉、再审检察建议14件,针对民事审判和执行活动违法情形提出检察建议177件。协同市法院落实民事行政诉讼和执行案卷副卷调阅制度,让检察监督更精准。围绕征收社会抚养费、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等领域开展专项监督,提出监督意见505件。建立行刑反向衔接机制,对不起诉但需要给予行政处罚的案件,向主管部门提出检察意见151件,已有121人受到行政处罚。继续深耕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国有财产保护等传统监督领域,不断拓展英烈保护、个人信息保护等法定新领域,立案办理行政公益诉讼630件,民事公益诉讼146件。

坚持强基固本,锻造高素质专业化检察铁军——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一体推进政治、业务、职业道德和纪律作风建设,持续“增固底板”。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及省委实施办法,主动向市委和省检察院请示报告工作,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扎实开展主题教育,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及“党建体检”要求,不断强化理论武装。践行“四下基层”,推进22个“检察为民办实事”项目,促进检察工作提质增效。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融合推进政治督察、执法督察、廉政风险防控等工作,深入开展司法突出问题自查整改。严格落实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等,共记录填报316件。大力实施人才强检战略,搭建“后备人才、业务专家、核心办案团队”三级成长梯队,打造“品质南检讲堂、青年干警论坛、检委会领学”三大学习平台,建立“跟班学习、上下交流、挂职锻炼”三项交流机制,全面加强对检察人才的“选育管用”。深入实施数字检察战略,研发大数据监督模型11个,发现类案线索302条,成案148件。创新跨区域检察协作机制,与浙江、江西、安徽检察机关创设“四省边际检察协作”论坛,牵头打造闽浙赣边界社区矫正跨区域检察协作样板,促进解决社区矫正人员跨省监管、营商、就业难题。坚持在监督办案、人员调配、品牌打造等方面加强一体化建设,促进两级院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大力推进“五好”品质南检和“一院一品”建设,以“增创特色”促进基层院全面提质。

曾传红说,全市检察机关始终牢记检察机关的人民属性,在自觉接受监督中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认真贯彻落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配合开展公益诉讼检察专题调研,及时落实反馈意见。主动向市政协通报检察工作,诚恳听取意见建议。健全代表委员定向联络、座谈走访等制度,邀请参加重要会议、专项视察、公开听证等470人次,收集意见建议76条,及时吸纳转化为司法为民举措。对公安机关提请复议复核的不捕、不诉案件依法慎重审查;对检察机关批捕后法院作出轻缓或免刑的案件逐案评查,促进办案质效提升。邀请人民监督员、听证员参与办案活动428人次,综合运用全媒体实时发布检察宣传1万余条,让检察权始终在阳光下运行。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曾传红说,全市检察机关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一体履职、综合履职、能动履职,坚定不移走好南平检察工作现代化之路,努力为推进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提供更加有力法治保障。要在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上有更高站位。要在服务南平绿色高质量发展上有更实举措。要在推进法治南平建设上有更大作为。要在锻造过硬检察队伍上有更新进展。

[责任编辑:黄炜莉]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