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布局释放茶消费新活力
2024-01-12 09:04:33 来源: 闽北日报 作者:
李晓华委员代表民革界发言
南平市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对南平提出的“做大做强茶、文旅和康养等产业”要求,以茶文旅跨界融合促进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茶产业从传统单一的茶叶产销向茶文化、茶旅游观光综合营销发展,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释放消费潜力。要推动茶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培育壮大新型消费,还存在一些短板需要补齐。为此建议:
制定政策引导支持龙头茶企抓住首店经济发展窗口期,通过创新消费场景,将品牌和首店流量转变为客流和消费增量,为茶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完善城市会客厅武夷山水城规划布局,在朱子、茶、建盏等闽北特色文化主题中注入餐饮美食、茶吧酒吧、潮玩商店、特色书店、小剧场等多种业态集合,构建优质茶消费集聚区。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引进复合式茶主题体验项目,布局夜游商圈(街区),释放茶消费新“夜”态。
依托已在全国布局的174家“武夷山水·茶空间”,培育“武夷山水”新式茶饮品牌。把握新式茶饮面向年轻群体定位,借助品牌跨界联名、社交媒体仪式渲染引流,形成营销“社交化”“粉丝化”趋势,助力产品迅速推广。以茶博苑建设为契机,深化与故宫博物院合作,将南平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茶饮产品文创,如推出国家公园景观系列、朱子理学系列、宋文化系列等限量版饮料杯或零售礼盒等周边产品,让南平新式茶饮成为“饮茶”潮流。
加快武夷岩茶等区域品牌立法保护,对武夷岩茶等产区范围、防伪溯源专用标识等进行定义和使用规定,并对违法处罚标准作出详细规定,进一步遏制和打击低俗营销、假冒侵权等违法违规行为。完善前期舆情管理机制,利用新媒体对舆情正向引导,并以法律手段全程公开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执法过程,化危为机提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公众认同度、知名度和美誉度。
[责任编辑:黄炜莉]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