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闽北行|闽北寻龙记之:邵武龙斗村
开栏小记:甲辰龙年,万象更新,福暖八闽,飞龙在天。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崇高地位和无所不能的力量。龙的形象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并被世界所认可。作为福地闽北,这里也深藏着许多与龙有关的历史典故和美丽传说,本次《大武夷新闻网》拟策划推出“闽北寻龙记”,旨在抛砖引玉,为大家寻找身边的“龙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守护闽北文化根脉。如果读者对此有更独特的见解,欢迎通过《南平发布》APP客户端进行投稿交流。
龙斗村座落在南武夷山脉,富屯溪环村而过,加之村庄四面环山如同漏斗,龙斗村因此而得名。车行龙斗,目之所及皆是绿意。远山如黛,郁郁葱葱,村舍参差,文化墙、步道、凉亭、地坪、荷塘等错落有致,构成一幅“景在村中,村在景中”的画卷。
龙斗村瑶理村容。(林振超 摄)
今日的龙斗美不胜收,和以前相比可谓焕然一新。过去当地人“吃饭靠吃山、收入靠砍树”,没钱用了,招标采伐一片山场,一年又可以对付过去。在村中心的古樟树下,龙斗村老支书冯开云讲起往事。“从前我们这有‘借寿’习俗,就是剥一片树皮回去,讨一个‘长寿’的吉利。这棵老樟树差点就要枯死了,还好发展理念及时转变,让这棵古树‘枯木又逢春’了。”
龙斗村村口 余晓勤 摄
1998年1月,时任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龙斗村调研,为当地发展擘画了蓝图。龙斗人深受鼓舞,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方向勇毅前行,培壮绿水青山,建成和美家园。古樟树下的巨石,写着“龙斗、龙斗,要做龙头”。这是当地人的发展目标,也见证着25年来龙斗向绿而兴的转变。
理念变了,发展之路也变了。村里从小农经济到现代农业,从资源闲置到盘活开发,从单家独户到龙头引领,打通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龙斗也蜕变成先进典型村,先后获评全国绿色小康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等,成为省级文明村、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福建省金牌旅游村。(福建日报记者 吴旭涛 姚雨欣 通讯员 邓贤龙)
打卡攻略
地址:南平市邵武市龙斗村
附近景点:
邵武和平古镇
主要特色:和平古镇是福建省历史最悠久的古镇之一,始于唐朝。这里的众多古建筑是中国迄今保留最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筑群之一,古朴祥和。穿行其中,仿佛时空交错,带你回到很遥远的时候。和平古镇民俗文化遗存丰富,如傩舞、烛桥、摆果台、观星茶、游浆豆腐等民俗文化遗产。可以就在和平古镇,品尝这里特色的“和平八大碗”和“老和平餐厅里的豆腐宴”。
邵武熙春公园
主要特色:每年十二月,邵武熙春公园的鸡爪槭,呈现出了最美的模样。越王台的枫径小道,灿烂的红叶耀眼着古道古石像,仿佛走进了一首浪漫的诗歌。氛围感拉满,出片率很高。
三峰庵与狮头山
主要特色:狮头山是邵武第二高峰,海拔1511.7米,山的形状如狮头,自西向东卧着。在巅峰处的雄狮亭俯视四周,奇峰幽岭峻谷尽收眼底。据三峰寺原古庙志记载:南宋绍兴年间名相李纲曾登上狮头山,淳熙年间朱熹在武夷山讲学时到过狮头山,元朝忽必烈中统年间严羽到过狮头山,明朝永乐年间北京紫禁城宫殿落成,当时的画家上官伯达(邵武和平人)奉诏作百鸟图,为使百鸟神态各异,无一画同,做到胸有成竹,曾到狮头山观看各种鸟的姿态。
美食
邵武脚跟糍
主要特色:脚跟糍,即“脚踵糍”,因外形如脚跟而得名,亦称脚掌糍,是邵武名小吃。脚踵糍的制作,将粳米与籼米按一定的比例混合,浸泡后磨成米浆。将沉淀的米浆放入热锅内搅拌成半熟状起锅,在搅拌过程中要边搅拌边倒入适量的天然碱水(将富含碱的植物烧成灰,放水浸泡,过滤出天然碱水,供做脚踵糍用),接着将半熟的米浆团搓成条,用刀切成半厘米厚的圆饼状,捏成周边微上翘、中间凹的椭圆薄片,如同用脚跟挤压而成一般。再将5至6片薄片叠成趸,放入笼屉,用旺火蒸。蒸时要在糍上面放上用五花猪肉做的米粉肉。蒸制过程中,肉的滋润涤去了米的生涩,滋润了脚踵糍而平添口感,米粉肉的肉质也变得肥而不腻,在米膏上蒸熟的米粉肉,又吸收了天然的米香,一口下去满嘴生香。出笼时的脚踵糍油光发亮,辣香交融,令人满口生津。脚踵糍炒牛肉,也成为邵武的一道地方名菜。
邵武游浆豆腐
和平古镇游浆豆腐(来源:新华社)
主要特色:一口咬下,味延百年,成了无数游子魂牵梦绕的故乡年味。游浆豆腐用陈豆浆作为酵母待新的豆浆在锅里煮熟、煮沸再按一定比例加入适当发酵的母浆待豆浆凝聚成絮状后,沥干成型、成块。
邵武包糍
主要特色:包糍是当地百姓春节期间少不了的佳肴,被列入南平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当地又叫“拿扎提”,外形状似水饺,外皮是用鼠麴草和大米制作而成,馅料各家有各家的独门配方。外皮咬着Q弹软糯,内馅层次丰富,是必吃的小吃。(部分图片来源于邵武市融媒体中心)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