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在春风里▪闽北日报特刊(二)|向世界敬一杯“ 武夷茶”

2024-03-25 09:30:00 来源: 闽北日报 作者:

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强化品牌意识,优化营销流通环境,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

——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夷山考察时指

作为世界红茶、白茶、乌龙茶发源地和万里茶道的起点,茶叶是南平的优势特色产业。三年来,南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生态保护优先,聚焦文化赋魂、科技赋能、产业融合,奋力创建全国“三茶”统筹发展先行区,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2023年,第十五届海峡两岸茶博会在武夷山举办。

三年来,南平坚持文化赋魂,加大茶文化遗存技艺保护传承,推动茶文化创新性发展,加大茶文化国际宣传力度,加速推动茶文旅深度融合,着力打造茶文化交流示范区。

三年来,南平坚持科技赋能,大力推进绿色生态茶园建设,加强茶树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深入推进茶叶科学研究,全面深化茶科技特派员制度,着力打造茶科技创新先行区。

三年来,南平坚持产业融合,推动茶产业建圈强链,优化茶业营销流通环境,培育做强区域品牌,行业监管促融合,着力打造茶产业发展集聚区。

截至2023年底,南平全市茶园面积72.1万亩、毛茶总产量9.5万吨、毛茶总产值53.2亿元,全产业链产值达到445.1亿元、较2020年增长了36.5%,占比超全省1/4,全市茶产业绿色家底更加殷实,绿色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如今,南平全市约85%的乡镇、50%的行政村、45%的农户近35万人从事茶叶生产经营活动,小茶叶已经实实在在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金叶子”。

在2024年2月2日举办的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茶文化沙龙,开展武夷茶文化交流。

十四次助力国家重大外交活动

茶,源自中国,盛行世界,既是全球同享的健康饮品,也是承载历史和文化的“中国名片”。

近年来,我市以武夷岩茶、茶百戏等为载体,14次助力国家重大外交活动,大力推进茶业国际交流合作,讲好中国故事南平篇章;成功推荐武夷岩茶、武夷红茶等多次作为国家重要外交活动的对外赠礼。不仅如此,我市还在2024“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开幕式、第十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福建省与印尼中爪哇省结好20周年庆、2023“海丝起点清新福建”走进旧金山文旅推介暨非遗展示等活动中承办茶文化、茶歇活动;邀请赞比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国驻华使节出席2023年(第四届)海丝茶文化论坛,邀请加拿大、塞内加尔等国驻华使节参加第三届中国武夷红茶国际交流活动,向中外宾客展示中国茶的魅力。

打造世界级茶庄园集群

茶庄园是近年发展起来、一二三产业相融合的茶业新业态,集茶叶生产、加工、经营、休闲、观光、科技、文化等为一体。作为我市“三茶”统筹发展的重要载体,当前我市正按照“一年有起色、三年见成效、五年成体系”的总体安排,坚持提升与新建相结合,以251环线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为重点,加快打造世界级茶庄园集群。

经多年培育发展,南平市涌现出一批山水风韵浓厚、建筑风格自然、茶文化内涵鲜明的茶庄园。2022年8月,我市公布首批“最佳茶庄园”名单,福莲茶庄园、武夷香江名苑、正山堂茶庄园、武夷星·茶之旅茶庄园、茶言精舍、隆合茶庄园等6家单位上榜。

全市茶叶出口一点五万吨

武夷山是中国乌龙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明代小种红茶自福建崇安(今武夷山)走出国门,开启了中国红茶的新纪元。到了18世纪,中国红茶已经风行于欧洲。

如今,以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茶制作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积极参与《全球茶树遗传资源安全保存策略研究》项目,与全球8个国家一道为世界茶树种质资源提供基础性服务。积极开拓海外市场,2023年全市茶叶出口达到1.5万吨。

积极参与“闽茶海丝行”“福茶驿站”活动,在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等地设立大红袍推广中心,创新开展国际茶文化推广志愿者项目,吸引全球40多个国家超15万人了解推崇中国(武夷)茶文化。

武夷星、正山堂等一批茶企积极做好武夷茶文化的海外传播推广。正山堂茶业与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法国巴黎南戴尔大学等国际知名院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致力于推动中国茶文化在中西教育交流中实现文明融汇与文化传播,带动中国红茶更好地走向世界。武夷星在美国、意大利、英国、波兰等32个国家招募70余名外籍志愿者,2023年成立悉尼品鉴中心。

五地跻身全国茶业百强县

南平坚持产业融合,打造了武夷山市、建瓯市、政和县、松溪县、光泽县5个“全国茶业百强县域”及36个茶业强镇强村,形成茶产业“圈状”发展新格局。

武夷岩茶、武夷红茶、东峰矮脚乌龙、北苑贡茶、政和白茶、政和工夫等6个品牌荣登2023中国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价值百强榜,数量居全省首位。其中武夷岩茶品牌价值730.13亿元,连续7年位列中国茶叶类品牌价值第2名。

武夷山:

茶业税收突破两亿元

2023年,武夷山全市茶山面积14.8万亩,涉茶人员12万人,注册茶叶类市场主体28495家,SC茶叶主体1698家,干毛茶产量2.51万吨,产值27.68亿元,茶行业税收2.13亿元,首次突破2亿元。

武夷山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技术创新与品质提升、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产业链延长与整合,以及人才培养和政策支持等加强龙头茶企建设,目前规上茶叶加工企业37家,市级以上龙头茶企25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不乏八马、华祥苑、武夷星、正山堂等全省茶产业头部企业。

光泽:

红茶五项团体标准发布

光泽是世界红茶的起源地之一。武夷山国家公园超1/3的核心区在光泽境内。18世纪,“干坑红茶”在小种红茶中被定为“天字一号”,享誉欧洲。

近年来,光泽县聚焦创建全国“三茶”统筹发展先行县,发布了光泽红茶五项团体标准,打造茶空间、推广干坑秘境茶旅,从“一片叶”到“一条链”,用标准建设提升茶叶品质、用生态茶园夯实茶产业基石、用文旅模式拓展茶产业价值,有效带动当地农户增收致富。

截至目前,光泽有5.38万亩茶园,已打造出“干坑红茶1662”等红茶公共品牌。2023年茶叶加工量1800多吨,销售额2.8亿元。

建瓯:

重现北苑贡茶昔日辉煌

建瓯是千年古茶都、全国乌龙茶主要生产基地。宋朝时期北苑贡茶名倾天下、风华绝代,历经6朝42帝,持续上贡458年,创下中国御贡史之最,赢得了“名冠天下”“北苑为最”的赞誉。北苑文化成为日本茶道、韩国茶礼的鼻祖滥觞,对东亚乃至世界茶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近年来,建瓯市打造“千年建州·北苑贡茶”品牌,实施“1+5”北苑复兴行动计划,现有茶园面积14.1万亩,毛茶年总产量2.06万吨,涉茶总产值达48.3亿元。

未来,建瓯将以打造中华茶文化圣地为目标,从遗址活化、讲好历史、振兴茶业、茶旅融合、对外交流等五个方面发力,北苑御焙遗址创建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重现北苑贡茶昔日的辉煌。

政和:

建设“中国白茶城”

政和是“中国白茶之乡”“中国茶业百强县”,是中国白茶发源地、世界白茶核心产区。2021年4月,位于政和的中国白茶城投入运营,为周边县市乃至全国的白茶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集信用、金融、渠道三大功能服务的大平台,引领白茶产业不断实现创新突破。截至目前,已入驻茶企139家,累计市场销售额20亿元。

政和将继续依托中国白茶城,发挥茶叶展示交易、检测认证、年份茶仓储、物流服务、信息发布、期货拍卖、金融服务、白茶价格指数发布及茶文化旅游等功能,构建现代流通体系,推动茶产业升级。

 荣誉榜 

★以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茶制作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武夷岩茶文化系统成功入选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

★成功创建了1个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武夷岩茶)、1个国家数字农业(茶叶)创新应用基地(武夷山)

★武夷山燕子窠绿色生态茶园基地列入国家“三茶”统筹综合标准化示范区项目

★政和、邵武成功创建全国绿色食品(茶叶)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农场入选全国首批生态农场

★创建了1个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武夷星)

★武夷山、建瓯、政和、松溪、光泽入选“全国茶业百强县域”

★武夷山市成功创建全国首个综合类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

★全市有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1个、中国驰名商标8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0个、中欧地理标志保护协定商标7个、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名单1个

★武夷山肉桂、武夷山大红袍、建瓯水仙、建瓯矮脚乌龙等4个品种入选农业农村部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责任编辑:杨希希]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