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把式”助力防汛有一套

2024-06-14 09:49:37 来源: 闽北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卢国华 通讯员 李家佳 郑桂发

“这边的排水沟再挖深一点,不要让黄精渍水。”“这里积水多,抓紧疏通。”

“黄精就怕渍水,渍水容易产生根腐病等病虫害。”……

13日,在邵武多花黄精国家级良种繁育基地里,61岁的谭礼荣忙着指导工人开沟排水,疏通沟渠,防止过多雨水对黄精种苗造成损失。

去年从邵武市农业农村局退休后,谭礼荣依然闲不住,有着高级农艺师职称的他在当地种植户的邀请下,一头扎进了山林里,与黄精相伴。“在这行干了一辈子,舍不得也放不下。”

连日来的强降雨,给当地黄精种植带来不小影响。谭礼荣小心地挖起黄精苗,仔细检查其根部生长发育情况,细心叮嘱养殖人员继续做好排涝措施,避免烂根,并耐心讲解汛期苗木疫病防治措施。

64岁的危伙荣同样忙碌,曾担任过农技站站长的他也是高级农艺师,还是科技特派员,虽然无法下到一线,但他的电话却成了“热线”,响个不停。

“老危,这么大雨水稻咋办?”“果树怎么处理?”……

每次接到农户的电话,他总是耐心细致地询问详情,然后再给出答复。“把现场照片拍给我看看,录视频更好。”“田里做的排水系统相对完善,这几天你多检查有没有堵塞的地方,抓紧把水排出去。”“新的水稻品种更耐水淹,不过也要注意泥浆覆盖,做好田间管理,过一阵子我会下去看看。”

雨还在下,邵武市委老干部局“银发人才库”的这群离退休农业“老把式”也还在忙碌,继续发挥着余热。

[责任编辑:黄炜莉]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