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抢险救灾“安全堤坝”

2024-06-17 11:31:19 来源: 闽北日报 作者:

安全度汛大于天。

抢通受阻路段、救援被困群众、拆除将倒危墙、抢修供电线路……面对持续强降雨导致的各类险情,我市各地各部门汇聚强大合力,通过迅速、果断、精准的抢险救灾行动,筑牢“安全堤坝”。

6月15日13时,松溪县郑墩镇南亢村范屯溪自然村,洪水漫上路面,水位还在继续上涨,郑墩抗洪抢险分队迅速奔赴现场,帮助村民撤离,随后开展抢险工作。图为抢险队员放置阻水沙袋。 (周燕兰 朱维龙 何丹烨 摄)

6月16日下午,国道528线政和县铁山镇江上村路段发生大面积溜方,道路阻断,险情发生后,政和公路分中心迅速行动,组织人员、机械及时进行抢通。(黄杰敏 黄进红 摄)

受强降雨影响,6月16日,邵武市大埠岗镇10千伏乌石坪配变受损,国网邵武市供电公司和平镇供电所迅速组织人员进行抢修,及时更换变压器,确保居民正常用电。 (朱丽 摄)

雨中救援

“昨天真惊险,多亏了松溪各有关部门的紧急施救。”6月16日,来自湖北的货车司机龚奇瑞得知其受困的货车已安全脱险并被顺利拖离后,感慨地说。

15日14时许,国道353线松溪县葫芦门路段突遭泥石流侵袭。泥石流冲至路面时分化为两股,向道路两侧扩散,10多辆车及30余人被困其中。

当时,松溪县公安局交警大队4名民警正在该路段执行巡逻任务,同样受困。面对突发情况,他们立即向上级报告了现场情况,请求支援。随后,四人兵分两路:一路负责关注前后两侧泥石流动态,评估是否存在可行的通行路线;另一路则逐一检查受困车辆及人员安危,并妥善进行安抚工作,确保群众情绪稳定。

内部自救的同时,外部支援力量也迅速集结。公安交警与公路分中心等有关部门在接到警情后火速驰援,通力协作,对现场道路进行管制。同时,救援人员与现场民警保持紧密联系,确保内外信息畅通无阻。经过科学研判和紧急组织,应急机械迅速投入工作,成功清理出一条通道,使受困车辆得以顺利驶出。然而,包括龚奇瑞的货车在内的三辆车因进水发生故障无法驶离。在救援人员的协助下,所有受困人员安全撤离,无人员伤亡。

鉴于雨水持续不断,土壤饱和度高,继续发生泥石流的风险存在。多部门综合研判,决定暂时不进行抢通作业,待天气好转后再进行施工。同时,对现场进行道路封闭,禁止车辆和人员通行,并安排值班人员24小时驻守。

16日,当地交通运输、公安等部门组织抢险人员及机械设备抵达现场,在研判泥石流基本稳定后,立即展开抢通作业。道路疏通后,城管部门调配洒水车对路面淤泥进行彻底冲洗。相关部门还安排了拖车,拖离被困的受损车辆。截至当日17时,该路段已全面恢复通行能力。

排险保畅

受持续性强降雨影响,延平区境内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路树倒伏、边坡塌方、泥石流等水毁险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出行安全。对此,延平公路分中心加强值班值守,及时抢险保畅,全力以赴筑牢防汛“安全墙”。

6月15日20时50分,国道316线延平区峡阳镇江氾村路段发生路树倒伏,造成道路中断。延平公路分中心应急抢险队伍迅速到达现场开展抢险处置工作,在做好安全布控及交通疏导的同时,采取“人工+机械”同步操作的方式对倒伏路树进行清理处置,23时15分实现道路半幅通车。16日早上,抢险人员又一次到达现场,经过两个半小时奋战,于上午9时排除险情,恢复道路全幅通行。

“前面路段过水,请往G25长深高速绕行。”16日一大早,在延平区大横镇湖尾村附近,已拉上了三条警戒线,警戒线旁“道路封闭”的蓝色警示牌十分醒目,来自公路、交警、镇村等部门单位的工作人员,冒雨在现场开展告知、劝导、疏散等工作……

“我们有专人盯防重点路段,发现路面大面积过水,就会上报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随即向社会公众发布相关预警信息。”延平公路分中心工程师李华东介绍,在过水路段的两侧,都安排了公路养护车和相关人员,以便退水后及时清淤、冲洗。截至16日17时30分,国道205线延平区大横镇大块村、葫芦坵村、湖尾村及埂呈村过水路段积水已退,道路恢复通行。接下来,公路部门将对过水路面进行清淤,并疏通公路水沟和涵洞,全力保障过往车辆、群众出行安全。

路面清障

“注意树枝倾倒的角度,留意周围边坡的岩土是否还有松动,操作时尽量慢一点、稳一点……”16日15时左右,雨水暂停,在建阳区水吉镇良源村的一处溜方路段,南平市建阳林业集团有限公司纪委书记、武装部长兰强明指导集团的应急队伍开展清障作业。

“连日强降水造成建阳部分乡镇出现山体塌方、道路坍塌、洼地积水、山洪等险情,我们集团在区防指的统一安排部署下,迅速成立应急队伍,开展汛期应急抢险救援任务。”兰强明介绍。

为进一步充实应急抢险救援力量,建阳区统一安排建达集团、城投集团和林业集团等区属国有企业成立三支应急队伍,分别驻点黄坑镇、将口镇、水吉镇,负责西片、中片、东片乡镇的防汛应急救援任务。每支队伍由20名队员组成,配备3台挖掘机和3台钩机。

面对险情,应急队伍24小时待命。“昨天下午的暴雨导致一些路段溜方,我们辗转吴中、南岭、郑墩等多个村庄,争分夺秒抢通道路,晚上又跟着镇村干部到村里进行防汛巡查和安全警示劝导。”兰强明说,“险情面前,大家不言辛苦不曾喊累,只要收到乡镇的应急抢险救援需求,我们就会立即响应,组织力量奔赴现场。”

16时,天上又飘起细雨,经过一个小时的清障作业,良源村溜方道路旁的倾倒树枝处理完毕。恰在这时,兰强明的手机铃声再次响起:“吴中村一处废弃房屋的泥墙即将倾倒,危及周围住户安全,需要拆墙除险……”

“收到,马上来!”兰强明回复,立即带着应急队伍奔赴下一个现场。

(本报记者 徐陆锋 吴建琼 汤文娟 通讯员 范鑫琳 陈帅松 吴美慧 游微 陈进文 黄子荣 张少杰)

[责任编辑:杨希希]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