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 让工程监管“耳聪目明” 延平区创新打造限额以下工程管理“云”平台

2024-08-02 09:45:31 来源: 闽北日报 作者:李韧筠 陈雅鑫 詹国兵

近日,在延平区水南街道新城中心房地产建设项目现场,工程队正在进行边坡格构梁的施工作业。“有了‘云’平台,只需要一部手机随走随录,就可以满足不同项目角色的操作需求。”项目负责人魏宏院拿着手机向笔者介绍。

今年,延平区创新打造限额以下工程管理“云”平台,对小额工程实行信息化监管,在有效减少“微腐败”的同时,不断提升小额工程安全纳管质效,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相关经验做法入选全省深化拓展“三争”行动典型案例,获全省推介。

据悉,“云”平台通过大屏端、PC端、移动端三端联动的管理模式,可以满足工程信息联通监测,实现数据的“一次填报、一键查询、多方共享、全程互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以往未纳入监管的小项目管理混乱、不按规范标准施工的问题。

“现在只要登录平台,改造的项目、具体监管方人员、业主及施工方人员等信息一目了然,清晰高效。”延平区住建局质安站站长张福养说,“以往,诸如公共用房装修、老旧小区局部改造这样规模较小的工程,可能存在个别企业违规挂靠、买标卖标等问题,监管难度较大,现在有了平台监管,在加强行业廉政风险防控的同时,也有助于施工方规范施工,提升工程建设质效。”限额以下工程管理“云”平台覆盖了项目开工审批、职责分工、项目执行情况、合同履约等关键环节,从项目立项到交付使用实行信息化监管。“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一网统管’,高效办成一件事,高效处置一件事。”张福养表示。

“云”平台自今年1月正式启用,现录入了86个在建项目,通过对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有效提高了建设效率及质量。

在延平区工业路闽江大桥北侧桥头边坡治理工程的项目详情页,可以看到属地监管人员定期拍照上传的现场检查记录,通过对这些工程质量安全关键节点的记录,行业管理部门可以第一时间分析判断施工安全临边防护是否到位并进行指导,同时及时预判下一个关键节点,提醒现场属地监管人员加强监管。

通过平台管理系统的核查“把脉”、预警“开方”、反馈“复诊”,打造一套实地核查填写“套餐式”业务问卷、生成质量分析报告、上传整改反馈情况的工程质量全链条“诊疗”模式,不仅实现了对项目安全风险的智能分析、智能预警,有效解决了工程监管领域监管数据失真、监管行为失序、监管力量不足等问题。

“这种模式有助于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提升管理效率。”张福养表示,通过“数字化”诊断相关指标异常情况,动态生成工程质量监督分析报告,并将整改“处方”以短信形式推送至行业主管、业主、施工方、监理方,可以有效减少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将排查出的质量安全问题真正清零到位。

笔者了解到,延平区建立“安全员”岗位制度,把管理精准落实到细枝末节,同时通过问题隐患整改销号机制,实现问题从发现到解决的全过程闭环,并利用反向评价机制将工程质量评定结果纳入信用档案,对不履行合约、工程质量不达标、不遵守行业规范、违规施工等问题的企业,列入负面清单管理,通报相关行业部门予以处置。“云”平台对每个录入工程都建立了一套电子档案,工程项目电子档案可以保存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建设过程的相关数据和视频资料信息,形成一套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纠的信息链条,为建设工程监管部门提供数据追溯服务,实时监测工程项目的各项数据,有效降低项目风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提升数据安全治理监管能力。下一步,延平区将不断优化平台功能,提升工程项目的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与施工管理的深度融合,进而推动工程项目品质提升,守住工程质量安全底线。

作者:□李韧筠 陈雅鑫 詹国兵


[责任编辑:黄炜莉]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