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故事丨42年前,习近平交给他们一个“秘密任务”

2024-08-06 09:57:00 来源: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彭晓玲

“去凤阳,把小岗村的经验带回来。”

1982年4月的一天,时任河北省正定县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召集县委农工部的干部开了个“闭门会”,并交给他们一个“秘密任务”。

安徽凤阳小岗村,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在那里,被称为“大包干”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开展了3年多。但在彼时的河北,所有的县都在观望。

习近平和县里主要领导商量:“大包干是现阶段调动农民积极性的最好办法,也是解放农村生产力的最好办法。河北还没有启动,咱县能不能先行一步,搞个试点?”

“当时中央没文件,河北省委没精神,石家庄地委领导没讲话,在这个问题上冒尖,政治风险很大,但习近平态度坚决。他说,改革必然海阔天空,守旧未必风平浪静。‘大包干’是大方向,也是调动农民积极性的好办法,迟早都要搞。”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时任正定县县长的程宝怀对习近平的改革勇气充满敬佩。

揣着习近平写的介绍信,几名干部来到小岗村,亲眼目睹了“大包干”带来的大变化。

河北省正定县南楼乡厢同村(原里双店公社厢同村)当年的“大包干”登记册。图片来源:《习近平扶贫故事》

回来后,根据习近平的建议,正定选择在离县城较远、经济发展较落后的里双店公社进行“大包干”试点。

当年麦收时节,里双店公社的农业产值就翻了一番,农民年人均收入由210元增加到了400多元。

里双店公社取得的成功,消除了全县干部群众的顾虑,同时吹响了正定发展经济的号角。

在习近平的倡导下,1983年1月,正定在河北开创先河,全面推行包干到户责任制办法。“大包干”推行后,正定西柏棠村的年人均收入翻了一番,但干部群众心里一直不踏实,就怕这好政策不长久。

1984年1月30日,《建设日报》有关习近平向农民宣讲中央一号文件的报道。图片来源:《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

为了解开大家心里的疙瘩,1984年1月22日,500多名村民聚集在西柏棠村的一处院子里,由当时已担任县委书记的习近平亲自为大家宣讲文件。

“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鼓励农民增加投资,培养地力,实行集约经营。因无力耕种或转营他业而要求不包或者少包土地的,可以将土地交给集体统一安排,也可以经集体同意,由社员自找对象协商承包……”怕乡亲们听不明白,习近平在念完政策后又用大白话“翻译”了一遍。顾虑解除后,大家很快制定了增加投资、改良承包田的方案。

此后,“大包干”持续推进,正定的农业生产力迅速提高。

到1985年时,正定全县农业总收入达到4.3亿元,比1982年翻了近两番。正定这只古老的凤凰,在大刀阔斧的改革中迎来新生。


[责任编辑:黄炜莉]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