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润山林 南平林改谱新篇 我市创新“兴绿贷”今年已审批资金46.2亿元

2024-09-06 11:11:58 来源: ​闽北日报 作者:记者 郑金富 张行健 汤文娟 通讯员 黄作威

闽北日报讯(记者 郑金富 张行健 汤文娟 通讯员 黄作威)5日,记者从市林业局获悉,今年以来,由市林业局携手农发行南平市分行创新的“兴绿贷”已审批金额46.2亿元,涉及延平、建阳、顺昌、松溪等地,累计投放5.24亿元,为“森林生态银行”推广引入金融“活水”,有力破解“林改四问”中“钱从哪里来”这一难题。

“兴绿贷”是南平市委、市政府推进省级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创新举措,由省林业局指导,市林业局与农发行南平市分行共同推动、重点打造的信贷产品,主要用于支持国家储备林建设等林业多元化经济发展。在用款方式上具有额度大、利率低、周期长等优势,能更有效地满足林业产业发展需求。

建阳区莒口镇湖桥村村民就是“兴绿贷”产品的受益者。

不久前,在湖桥村举办的“森林生态银行”分红仪式上,林农们领到了首批分红,共计12.3万余元。而这笔分红的兑现,正是“兴绿贷”产品的助力。

去年底,该村引导各组村民将500多亩林地“存入”村经济合作社村级平台,村级平台再与“森林生态银行”签订协议,由建阳区林业集团进行专业化经营管理。

“今年初,在市林业局指导推动下,我们围绕林地流转和林木收储、集约人工林栽培、现有林改培和中幼林抚育等建设内容,策划并实施林业相关项目,成功获批了14.5亿元‘兴绿贷’资金。”建阳区林业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对集中收储的合作林地进行改造提升,实施森林“三改”工程,并高效为合作村民兑现了首批分红,让山林增了价值、提了颜值,村民们增了收入、有了盼头。

“‘兴绿贷’为我们持续推动‘森林生态银行’扩面提质增效、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活力。”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几年,林业部门密切对接金融部门,创新推出“林下经营权贷”“林下贷”“竹塑贷”“竹林认证贷”等一系列林业绿色金融产品,累计发放贷款823笔11.2亿元,同时,积极向上争取支持,近三年来累计获得上级各类林业资金33亿元,为闽北山林引入金融“活水”,让“生态红利”可感可及。

近年来,市林业局持续聚焦答好林改“四问”,扎实推进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建设,创新推出了“森林生态银行”、林下空间流转、林木采伐制度改革、林业绿色金融改革等特色做法,有效促进了机制活、产业优、生态美、百姓富,累计入选全国《林业改革发展典型案例》3个,并列全国设区市第二、全省第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作出重要部署,这为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谢腾辉表示,全市林业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全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会议的安排部署,持续作答“林改四问”,聚焦林业一二三产融合,在林业绿色金融方面拓展支持广度,延伸支持深度,为南平争当生态文明建设典范贡献更多林业力量。


[责任编辑:黄炜莉]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