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老区行|从贫困闭塞之地到对外开放前沿 老区向“兴”而行

2024-09-19 11:13:21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新华社北京9月8日电 题:从贫困闭塞之地到对外开放前沿 老区向“兴”而行

新华社记者赖星、李惊亚、姜辰蓉

无论是在苍翠绵延的山岭间,还是在繁忙运转的机器旁,抑或是在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的笑脸上,人们都能深刻感受到新时代赋予革命老区的勃勃生机与崭新面貌。

走进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贴满村民们笑脸照片的“笑脸墙”映入眼帘。

“不返贫这条底线我们守住了。村里一方面继续实施产业覆盖带动,加强保障有劳动力的脱贫户就业;另一方面用好公益性岗位等,强化政策兜底。”花茂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彭龙芬的话掷地有声。

曾几何时,花茂村被唤作“荒茅田”,到处是荒芜的田亩和土墙茅草房。

近年来,花茂村将生态旅游与农业、文化、商业深度融合,十几家乡村旅游经营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23年,花茂村接待游客11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00多万元。

2023年7月11日,游客在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游玩。新华社发(王炳真 摄)

“花茂人家”古法造纸工坊负责人张胜迪,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地打拼。当她发现家乡变得越来越好,便通过“凤还巢”人才引进计划回到了家乡,精心开发的文创产品备受游客青睐。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

革命老区陕西延安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沟道密集。为了改善老区群众的居住条件,2021年以来,延安市陆续对32条沟道进行治理。目前,这一工程的受益群体已有2.1万户,近6万人。

街道沿着缓坡悠然伸展,路两边错落有致地分布着淡黄色的窑洞、民居,口袋公园和小巧玲珑的花园点缀其间……初秋时节,延安市宝塔区高家园则村,呈现出一派宜居安乐的美好图景。

延安市宝塔区南市街道高家园则村沟道治理后全貌(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邹竞一 摄

过去,这里沟道坑洼狭窄,不少地方堆积着垃圾、杂物,居民若有急病,救护车都难以进入。“现在我们这里美得跟画一样,来的游客不少。”今年74岁的居民邝继军正盘算着把自家的8孔窑洞改造成民宿。

延安市宝塔区住建局副局长庞振强介绍,延安市通过“政府投资、企业参与、居民自筹”的多元化筹资模式,有效解决了群众关切的民生问题。

山高路远、偏僻闭塞,一度曾是老区的“代名词”。而今,许多老区不仅有了港口、高铁、机场,还成了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江西赣州国际陆港货场一片繁忙,随着一声悠长的汽笛声响起,满载家用电器、家具、机械设备等出口产品的中欧班列缓缓启动,前往俄罗斯莫斯科。

“中欧班列运输的商品越来越多,线路辐射的范围越来越广,更多企业依靠物流大通道走出国门。”赣州国际陆港管委会运营管理局副局长刘立平介绍,建港以来,累计开行中欧(亚)班列超过1400列,占全省开行总量的75%以上。

9月4日,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赣州国际陆港货场,集装箱整齐排列,进出口货物正快速有序装卸。(受访者供图)

作为全国革命老区唯一一个内陆开放口岸,赣州国际陆港打通了赣南老区连接世界的陆海通道,见证着老区以改革创新的魄力、开放自信的姿态拥抱世界。

在赣南,“老区精神、湾区思维、特区速度”不仅是奋斗的豪情,更是鲜活的现实。赣州正加速成为开放高地、创业之城。

无论在烽火连天的革命年代,还是开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老区人民始终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以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顽强斗志,以及不屈不挠、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在振兴发展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责任编辑:杨希希]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