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保护好长城,就是保护好我们的家
新华社西安9月19日电 题:保护好长城,就是保护好我们的家
新华社记者雷肖霄、张思洁
绿植环绕之中,镇北台静静伫立在陕西省榆林市城北的红山之上。拾级而上,登高望远,万里长城沿着山梁沟峁绵延起伏,一座座墩台相守相望。在其间,从镇北台1号墩台到镇北台4号墩台之间的路,66岁的纪板娃已走了大半生。
“还是娃娃的时候,我们就老来这玩,当时也不知道这是个什么。”操着一口浓厚的陕北方言,纪板娃将镇北台的故事缓缓道来。
榆林古时为边塞重镇,境内遗存有战国秦长城遗址312公里、明长城遗址1170公里。镇北台为明万历年间所筑,是长城沿线最为宏大的军事指挥台,有“万里长城第一台”之称。
纪板娃所在的榆林市榆阳区长城路街道吴家梁村,距离镇北台的直线距离仅有几百米。曾几何时,黄土高原饱受风沙侵袭。西北风呼呼地刮,吹来漫天风沙,经年累月,镇北台的基座也逐渐被黄沙掩埋。
“这儿以前都是土坡坡,人顺着坡就爬上去了,周边只要长点草,就有人来放羊。”指着镇北台东侧的一片花海,纪板娃回忆道。
1982年,彼时的榆林县文物管理委员会首次对镇北台进行文物调查和登记,由此拉开了镇北台保护的序幕。清沙、修缮、修排洪壕、植树造林……一座雄伟高大的明代军事指挥台终于得以重现。
“40多年来,我们持续对包括镇北台在内的沿线2公里长城展开保护,通过人防、物防、技防等多重手段,逐步探索实现长城的预防性保护,做好长城守护者。”榆林市镇北台长城文物管理所所长贺泽介绍。
高台雄踞,林木葱茏。成为景区的镇北台如今声名远扬,游人如织。2019年,土生土长的纪板娃选择成为一名文保员,他每周都要从镇北台1号墩台走到镇北台4号墩台巡查一遍。
“这路我从小跑到大,你看这一层层的夯土,就是原来人筑墙的手法;你看这两个裂缝之间的墙跟旁边的不一样,就是补修的……”提及长城,纪板娃如数家珍,他热爱岁月在长城墙体上冲刷出的“一笔一划”。
弘扬长城文化,讲好长城故事,越来越多的当地人开始加入到守护文化遗产的队伍之中。数据显示,目前榆林市已陆续建立了68个长城保护工作站,先后聘用了300余名文保员实现常态化巡查守护长城。
“近年来,我们立足榆林长城资源优势,指导全市长城沿线各县市区进行长城保护管理和安全巡查,深度挖掘长城文化,开展长城保护宣传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等活动,全面提升广大群众自觉保护长城的意识,取得了明显成效。”榆林市长城保护中心主任姬翔月说。
从黄沙掩埋到绿植覆盖,镇北台实现了绿色“逆袭”,也开始依靠科技手段巩固保护成果。约90处视频监控点位、数十处红外传感设备……现代科技为古老的长城保护筑牢安全屏障。
走进位于榆林市镇北台长城文物管理所的安防控制中心,大屏上镇北台的边边角角一览无余。“科技手段的引入使文物保护工作更加得心应手,如果发生沉降或者位移,我们能迅速掌握情况。”贺泽说。
巍巍长城,蜿蜒万里。站在镇北台之上极目远眺,无定河绕城而过,毛乌素沙漠已是绿洲。作为昔日的边防重镇,榆林已成为中西部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保护好长城,就是保护好我们的家。”纪板娃说。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