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红色文物|电波不逝,信念永存

2024-10-05 15:55:00 来源: 新华网 作者:记者郭敬丹

上海市兴业路,中共一大纪念馆。玻璃展柜里,一台方正的黑色“铁盒子”静静陈列,这是秦鸿钧烈士使用过的无线电收发报机,见证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

秦鸿钧是党的秘密电台工作者,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原型之一,1927年入党。抗战全面爆发后,他受命在上海设立秘密电台。

“这就是太爷爷战斗的武器,原来这么大,要秘密发报,一定很危险。”秦鸿钧的曾孙、今年11岁的秦翊凯,看到这台长45.5厘米、宽26.5厘米、高22厘米的收发报机时,盯着看了很久。

为便于工作,秦鸿钧和在上海教书的韩慧如结婚。为集中精力做好地下电台的收发报工作,秦鸿钧伪装成失业者,白天在家包揽家务,晚上则秘密开展收发电报的工作。韩慧如曾回忆,在邻居眼中,自己的爱人颇有些“一事无成”,但秦鸿钧对此毫不在意,反而认为这代表着伪装的成功,有利于开展革命工作。

“革命先辈忍受着孤独和误解,呕心沥血、倾尽所有地为新中国的到来而战斗。”中共一大纪念馆宣教部讲解主管张欣怡说。

时间来到1949年,秦鸿钧所使用的秘密电台被特务发现。3月17日深夜,秦鸿钧正在工作时,突然听到韩慧如的报警信号,他当即停止发报,拆毁机器,烧毁文件。而后,十多个特务破门而入,将夫妇两人逮捕。

狱中,秦鸿钧受尽酷刑,始终坚贞不屈。5月7日,秦鸿钧、李白、张困斋等共产党人在浦东戚家庙从容就义。20天后,上海解放。

“这台收发报机,是韩慧如捐赠给我馆的。秦鸿钧烈士曾把这台用过的旧收发报机寄放在同乡好友家中,使其得以留存下来。”张欣怡说。

展柜左侧,开国大典的影像资料反复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天安门城楼上面向全世界的宣告,久久回荡。

秦翊凯已是小学五年级学生。他所就读的上海市徐汇区第一中心小学里,老校长韩慧如的手稿和秦鸿钧等烈士的故事都是珍贵的校本教材,生动讲述着守护“红色电波”的故事,传承忠诚与信仰的力量。(记者郭敬丹)

[责任编辑:陈琳]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