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云谷的灯——朱熹、蔡元定悬灯相约的故事

2024-10-13 11:07:00 来源: 闽北日报 作者:叶建英

悬灯相约对榻论道(《蔡氏族谱》)

朱熹(1130—1200年)是继孔子之后儒家的又一代表性人物,是宋代以来理学集大成者。他修复了四大书院中的白鹿洞、岳麓、鹅湖书院,还创建了寒泉精舍、云谷晦庵草堂、武夷精舍和考亭书院,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学术文化的发展,人才的培养,起巨大推进作用。康熙对他褒奖有加,将他推上孔庙十哲之后。历史学家钱穆评价朱熹:“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将相隔一千多年历史的孔子与朱子并立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座高峰。清康熙、道光期间及新中国成立前的《建阳县志》都绘有朱子结庐讲学的云谷山和他所写的《云谷记》,悬灯相约的故事流传800余载。福建南平建阳,朱子文化底蕴深厚,是朱子琴书五十载、潜心论道、著书立说的地方。

云谷山,南宋大儒朱子中年结庐讲学的地方,位于武夷山脉之南、建阳崇泰里庐峰之巅,青山巍巍,常年云雾缭绕;溪水潺潺,风光旖旎,是朱子一直想作为终老的处所。

乾道五年(1169年),朱子母亲祝夫人去世,1170年朱子把母亲安葬在崇泰里马伏寒泉坞(今建阳区莒口马伏村)天湖边。这里僻远幽静,茂树修竹、湖光潋滟,景色秀美。寒泉坞守孝期间,朱子创办了他的第一所书院——寒泉精舍,开始了隐居九年的守孝、授徒、著述生涯。吕祖谦也正是在这期间与朱子相会,两人共同研讨,反复切磋,著作了理学的入门书——《近思录》。

寒泉精舍期间,朱子常邀约好友登山览胜,弦歌赋诗放松身心,颐养性情,附近的云谷山便是朱子时常登临的山峰。《建阳县志》记载,因为喜爱云谷的幽静深邃,朱子委托亦师亦友的高足——西山先生蔡元定(1135—1198年)于1175年在云谷山筑成草堂三间,作为著书立说授徒讲道的又一处所,名曰“晦庵草堂”,也是他创办的第二所书院。朱子因此作《云谷记》,文中写道“虽当晴昼,白云坌入,则咫尺不可辨。眩乎变化,则又廓然,莫知其所如往……”洋洋洒洒2000余字,细数云谷山古木弥覆、藤卉蒙络、佳木异草、茂树修竹、兰惠芬芳、涧水幽丽、飞瀑奇壮、山石突兀,彩翠云涛,昏旦万状,乐其山水之情溢于言表并表示要在此“耕山钓水,养性读书,弹琴鼓缶。”在云谷之巅,朱子作“怀仙”台,向北一览武夷诸峰,青山碧树,风景如画,常常激发诗兴泉涌,并诗云“门对千峰万峰碧,客从图画里敲诗”。《建宁府志》有记朱子作《云谷二十六咏》为云谷26种景物赋诗题咏。云谷晦庵草堂(后来也作云谷书院)建成后,刘爚、刘炳、祝穆、叶味道等均从学于此,而蔡元定则是一生坚定追随朱子的得意门生、朱门领袖。

蔡元定,字季通,号西山先生,自小便潜心苦读,博览天文、地理、数学、礼乐、兵制等书籍,融会贯通,著有《律吕新书》《西山公集》等,他为人恪守“慎独”的座右铭。“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因敬慕钦佩朱子,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蔡元定前往崇安县五夫里(今武夷山市五夫镇)拜朱子为师。朱子为蔡元定学识所惊,认为“此吾老友也,不当在弟子之列。”《云谷记》中也称蔡元定为“友人”。云谷晦庵草堂建成后,为了便于向朱子求学论道、探讨学问,蔡元定在西山构筑西山精舍,设置“疑难堂”。两人为了能够及时联络、互通信息,各自在云谷山、西山上筑建灯台。二人约定,夜间悬灯相望,灯明表示学习正常,灯暗表明学有难处,翌日便往来论学解难。云谷山和西山,两座大山相距8里,路程20余里,云谷山海拔999米,是建阳崇泰里最高的山。每有灯暗的夜晚,蔡元定便整理好第二天到云谷晦庵草堂需要与先生探讨、交流的问题。翌日,晨光熹微便起身上路。蔡元定出化门廊桥,下了西山,穿过浑头林,在东山下歇歇继续赶路,沿着山谷去往云谷山的路还算轻快。进了云谷山,树林渐渐繁密,路隘崖陡,山路崎岖实为难走。有时要拉紧藤萝越过岩壁,有时要换下鞋袜蹚过山涧,想到很快又能见到先生一同辨析疑难,脚下的步子愈发坚定。朱子在《云谷记》中写道“四面而登,皆缘崖壁,援萝葛,崎岖数里,非雅意林泉、不惮劳苦者,则亦不能至也……独友人蔡季通家山北二十余里,得数往来于其间”。日暮时分,蔡元定赶到晦庵草堂,先生已经备好晚饭,在门口等候多时,两人的研讨交流从晚餐就开始了。每在先生处,两人论道交流范围从太极图到论语、孟子,从资治通鉴到“二程”理学;论道交流的地点从餐桌到书桌,从书桌到床榻;论道交流的时间从日升到月落,通宵达旦。每在此间疑难问题都随探讨切磋迎刃而解,也都能从与对方论道辨析中获得独到的见地和创作的灵感,感叹时间过得飞快。因此每到朱熹处,朱熹必挽留蔡元定数日,每日依旧是对榻论道、通宵达旦、乐而不疲。当时就有西山先生“龙门进,化门出,日在西山,夜在云谷。”的谚语。云谷山和西山,两座山,两位名人,相互砥砺,穷究天理,传为千古佳话。

在崇泰里寒泉精舍、晦庵草堂期间,蔡元定协助朱子完成了《太极图说解》《西铭解》《论语精义》《孟子精义》《资治通鉴纲目》《程氏外书》《伊洛渊源录》等著作,两人合著了《易学启蒙》。在长达四十年的交往中,两人学术同趣,亦师亦友,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这个时期,闽北的教育空前兴盛,特别是建阳小小的崇泰里就有书院精舍10多个,朱子自己创建的寒泉精舍、云谷书院,蔡元定的西山精舍,朱子的门人刘爚建云庄书院、叶味道建溪山书院、黄幹建潭溪书院,还有鳌峰书院、西铭书院、庐峰书院、化龙书院、霄峰精舍,之后还有屏山书院等等,可谓南宋福建的“大学城”。朱子云谷山这盏灯成为南宋及之后教育的灯,浸润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智慧,照亮蔡元定研学的路,照亮追随朱子诸生求学的路,照亮整个南宋,穿越800余载依然辉耀今人,成为今天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上一颗闪耀的明珠,绽放时代光芒。

作者:□叶建英

[责任编辑:陈琳]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