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真德秀《红梅》佳词传神韵
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同时,又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
在严寒中,梅花,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花,色白雅洁,枝干苍古,象征着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风骨。因而,历代文人墨客喜梅、赏梅、咏梅,以梅花为倾诉对象,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如,王安石的《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林逋的《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而更为世人所耳熟能详的当属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真德秀除了在理学方面享有崇高声誉之外,他在诗词文学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尤其是一曲《蝶恋花·红梅》,奠定了其著名词家之历史地位。
蝶恋花·红梅
两岸月桥花半吐。红透肌香,暗把游人误,尽道武陵溪上路,不知迷入江南去。
先自冰霜真态度。何事枝头,点点胭脂污。莫是东君嫌淡素。问花花又娇无语。
这是一首优美别致的咏梅词。词人抓住梅的特征,展开大胆丰富的联想,以虚写实,使红梅这一形象形神俱出,给人带来了无限美感和诗情画意。
“两岸月桥花半吐。”月桥:状如弯月的拱桥。本句大意是:在那座状如弯月的拱桥两岸有一片梅林,花正值半开之时,十分娇艳迷人。首句直接点出梅开的地点及花事状况。简洁而晓畅。
“红透肌香,暗把游人误。”绯红色的花瓣鲜艳芬芳,并散发出淡淡的幽香,吸引了无数的游人前来观赏。游人置身梅下,陶醉其中,顿觉神思恍惚,心驰神往,浮想联翩。这两句中前句直接描写梅花的香艳,后句则借游人的反应反衬出梅之令人惊叹。一个“误”字承上启下,展开了对人的情思描写。
“尽道武陵溪上路,不知迷入江南去。”武陵溪:借用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故事。“不知”句:语出岑参《春梦》诗中“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句。两句的大意是:人们看到这片梅林,看到满树的梅花,觉得与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桃花源竟是如此的相似,都说自己仿佛就是那位缘溪路而行,最后找到人间胜境的武陵人。同时又觉得自己好似做了一个短暂的春梦,不知不觉中来到了风景秀丽的江南。这两句化用旧典,如梦似幻,充满了神秘浪漫的诗意,赋予了梅以高雅的韵致。
“先自冰霜真态度,何事枝头,点点胭脂污?”看这红梅的花瓣白里透红,让人怀疑它原本就是冰清玉洁、莹润如霜雪的,不知为何,却像一位素面朝天的标致女子忽然学会了化妆。在粉脸上淡施胭脂,便变成了艳美迷人的红梅。这三句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对红梅的颜色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其当做美女来描写,充满了生活情趣,给红梅的形象增加了一分灵动的色彩。
“莫是东君嫌淡素?问花花又娇无语。”东君:指司春之神。两句大意是:莫非是春神嫌白梅太过淡素,不能妆点春的气象,于是才把它染成胭脂红,以增添几许热烈和欢快吗?我带着这个问题去问红梅,可它面带娇羞,含笑不答。这两句继续紧扣红梅之“红”展开联想,充满神秘气息。“问花花又娇无语”语出欧阳修“泪眼问花花不语”句,紧承上句的提问,似未作答又似已作答,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这首词,上片先粗笔勾勒出梅的形象,然后便着力表现它带给人的无限诗情画意;下片抓住“红梅”的“红”字,展开丰富的联想,使梅的形象更丰满传神和富有韵味,读来余韵袅袅,不绝如缕。
古有“诗品即人品”之谓。真德秀这首咏梅词,氛围热烈,格调高亢,别出蹊径,一扫大多数咏梅词人失意孤寂、孤芳自赏的怨艾,描写了梅花绰约迷人的风韵,赞扬了梅花凌霜傲雪的品格。词人虽未言明有所寄托,但联系真德秀的甘守艰苦、修身进学、勤政为民、刚正不阿,词中对梅花绰约多姿的风采和高风亮节品质的礼赞,当是作者以梅花自况,是他追求正直人生的品格象征和精神寄托。(甘跃华)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