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开国将帅在延平

2025-04-15 16:06:32 来源: 闽北日报 作者:张水源

“八闽锁钥”的延平,地处中央苏区的东部,又是闽北和闽东北革命根据地通向闽江的唯一出口通道。1933至1934年,这里出现了一位又一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人物。

一 芹山遇敌——李天佑运动歼敌

延平区西芹镇中坪村的木芹山(亦称“芹山”),是延平境内一座小山,却与开国上将李天佑的初期战功紧密联系着。1933年9月,以李天佑为团长的红军东方军五师十三团,在这里与号称“铁军”的国民党十九路军三六六团展开了一场激烈的遭遇战。

17日,蒋介石调遣十九路军精锐第六十一师三六六团,伙同该军七十八师一个营和卢兴邦部一个营,共五个营的兵力为前卫,由沙县青州向西芹进犯。

在李天佑率领下,东方军第十三团顶着“锅底黑”的天和倾盆大雨连夜从西芹出发,18日上午,行进到木芹山山腰时,侦察兵发现敌人的先头部队已接近木芹山主峰,李天佑果断命令机枪排立即占领山坡。一营先头连迅速抢占木芹山主峰。离山顶只有几十米时,双方枪声、手榴弹声和迫击炮声响成一片。李天佑命令司号员吹响了冲锋号,一营营长赵壁率先一跃而起,挥枪高喊:“人在阵地在,冲呀!”

被敌人火力压制的战士们听到喊声,勇猛地冲上了主峰。敌人又调兵分两路潮水般地向一营反扑过来。赵壁营长腹部中了一弹,肠子流了出来,他咬紧牙关把肠子塞进肚里,临死前还以嘶哑、吃力的声音指挥着部队:“不要退,向前攻!”李天佑团长扬起拳头狠狠往下一砸:“副营长代理营长,决不能让敌人抢占主峰!”勇猛绝伦的他带头向山顶冲去,边冲边喊:“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跟我上!”“为赵营长报仇!”战士们愤怒地喊着。

一营从正面继续压向敌人,二营从一营的左翼出击,三营也占领了山头,跟敌人展开了肉搏战。

主峰上,戴工人帽的红军同戴钢盔的白军厮杀着,刀光闪闪,鲜血淋淋,遇到敢打硬拼的红军指战员,“铁军”招架不住渐渐败退下山沟。李天佑跳上战马,率领第十三团官兵紧追过去。在红军的强大攻势下,敌人一批批放下武器,举手投降。号称十九路军最精锐、最有战斗力、从未打过败仗的三六六团,在芹山被红军十三团全部歼灭。红军此战缴获敌步枪 500余支、机枪 20余挺、团旗一面,俘虏敌官兵400余人,毙敌200余人。

李天佑在延平创造了红军一个团在运动中歼敌一个主力团的辉煌战例。军团召开了表彰会,特授李天佑三等红星奖章,授第十三团为“英雄模范团”。从来不轻易表扬人的彭德怀,兴高采烈地拉着19岁的李天佑坐在自己身旁,拍着他的肩膀说:“小鬼,你年龄不大,指挥打仗还真有本领哩!”

二 王台会谈——彭德怀统战功高

红军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中央军委决定以红三军为主与三十四师等红军组成东方作战军。1933年8月,东方军司令员彭德怀(开国元帅)、政委滕代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原总政治部主任黄克诚(开国大将)进入延平。

东方军入延后,先后攻克和解放了王台、峡阳,用重兵包围延平城,派出主力在夏道、水口、西芹等地截击敌军和援兵。并在王台、峡阳镇的溪口、埂尾、吴坍等村先后建立了中华苏维埃镇、村革命委员会等红色革命政权,组织农会、工会、游击队武装等革命活动,形成了延平苏维埃新区。

这年七、八月,十九路军围剿红军失败后,陈铭枢、蒋光鼐形成联共反蒋抗日的意见,并派出黄埔军校二期生、中共早期党员陈公培与红军联系。9月22日,陈公培一行五人到达东方军指挥部闽江富屯溪畔的王台。彭德怀迅速将此事电告周恩来,周恩来即派袁国平前往接谈。

彭德怀、滕代远、袁国平在王台司令部边的八角楼与陈公培谈判。八角楼又名“魁星楼”,始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因纪念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当地考生或祈“文运咸昌”而建,因楼屋顶样式为八角攒尖顶得名。当时,八角楼内墙壁上写有“欢迎白军士兵拖枪过来当红军!”“拥护中国共产党!”“扩大一百(万)铁的红军!”“欢迎十九路军士兵过来当红军!”等标语。红军和十九路军在八角楼的谈判很成功,达成多项共识。如十九路军应立即停止进攻苏区红军,保证民众的民主权利,准许民众抗日反蒋和自由组织义勇军,释放反帝反国民党政治犯,停止反共反苏维埃宣传等。

9月27日,中央军委命令东方军结束东线战斗。28日,彭德怀派人护送陈公培到延城对岸,又给蒋光鼐、蔡廷锴写了一封信,对十九路军和红军的合作表示欢迎,请他们再派代表到瑞金与中央直接谈判。

彭德怀王台会谈后,反蒋抗日活动出现转机,十九路军与红军进一步合作,闽西北前线紧张局势得以缓和,王台许多农民参加红军北上(幸存者中有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还当上部级干部)。不久,陈公培陪同十九路军全权代表到达瑞金,先后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会面,签订了“抗日作战协定”。当年11月下旬,由李济深挂帅,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为主导,以十九路军为后盾支撑的反蒋抗日风暴——“闽变”爆发,全国二十五个省代表聚集福州,召开“中国人民临时代表大会”,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史称“福建人民政府”)。

1982年秋,原十九路军团政治部主任朱伯康教授来到延平八角楼旧址重游,欣然留诗盛赞:“彭总当年驻此亭,威震八闽建功奇。十九路军遣来使,统战功高永不泯。”

三 樟湖先遣——罗炳辉爱憎鲜明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华诞时,我国曾评选出100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曾在延平征战过的寻淮洲、罗炳辉将军榜上有名。

为冲破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掩护中央主力红军战略转移,1934年7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以红七军团组成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6000余人,军团长寻淮洲任总指挥,向闽、浙、赣、皖诸省国民党后方挺进。又命罗炳辉率红九军团,在先遣队后交错前进,护送先遣队渡过闽江执行北上抗日先遣任务,即“东线行动”。

7月29日、30日,寻淮洲、粟裕(时任红七军团参谋长、开国大将)等率领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攻克和解放了延平的樟湖坂,并从樟湖坂往溪口之间抢渡闽江,消灭了当时盘踞在此地的保安团两个连,击溃了樟湖、溪口一带的近千名地方反动武装人员向渡江先遣队发起的冲击。8月1日,罗炳辉任军团长的红九军团又率师从尤溪县进入延平境内,以樟湖为中心,迅速沿闽江上下展开兵力,确保先遣队左翼安全。

“从奴隶到将军”的罗炳辉(周恩来、江泽民誉之“人民的功臣”)到闽北时,一路打击国民党反动派,打土豪,分财产,救困济贫,为民办好事、办实事。他的部队在樟湖抓捕了几个土豪劣绅,其中有一个被处决。从敌军缴获的部分食盐、布匹等物品也分发给当地贫苦群众。部队所到之处,群众纷纷涌上街头夹道欢迎。千年古镇樟湖沿街各商号门前都挂着红旗,商会还贴出各色标语,热烈欢迎红军的到来。

红军进驻樟湖十几天中,一方面,罗炳辉组织宣传队四处活动,大力宣传红军东进的伟大意义和我党抗日救国的主张。樟湖大街小巷都贴着《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告农民书》等文章,以及“一致对外,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拥护红军北上抗日运动”等标语口号。红军战士还扮成蒋介石、土豪劣绅沿街游行,当地民众争相观看,热闹非凡。红九军团还召开了庆祝南昌起义七周年大会。另一方面,他要求部队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千方百计减少百姓负担。据当地老人回忆,当时红九军团司令部驻扎在天主堂,政治部设在连公庙附近的溪边路,战士们分住在各庙宇,睡街头,很少住民房。红军穿的是黄色军服,头戴六角帽,帽上别着红布五星,每人还背着一顶斗笠,一个刻有五星的装饭用的竹筒。红军军纪十分严明,秋毫无犯。有一次,一个红军战士不慎把农民的一只小鸡踩死,当即赔偿,农民不要,红军战士坚持要赔偿。红军进驻时还逐户检查,属于平民的财产用木炭在大门上写“查明系平民”等字,错缴的平民财物一律归还。(张水源

[责任编辑:陈琳]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