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人大常委会持续做好代表工作,不断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向基层延伸——“双联”架起连心桥 “双进”履职接地气
“非常感谢您的帮助与协调,这条路有钱修了,以后村民们出行更方便。”近日,市人大代表祖兴洪再次接到市人大常委会农村经济委员会主任温文辉的电话,十分激动地说。
这是南平市人大常委会扎实开展“双联”工作,提升代表履职成效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南平市人大常委会在总结巩固“两个联系”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实施“双联双进”活动,即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人大代表、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业务进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或民生驿站、基层立法联系点、侨台民主基层联系点等“室站点”,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代表参与决策、监督促进、桥梁纽带和示范引领作用,在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扛起人大担当、贡献人大力量。
据统计,今年以来,各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走进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民生驿站、基层立法联系点、侨台民主基层联系点等“室站点”近万人次,召开座谈会500余场,提出意见、建议1900余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关键在于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为深化“两个联系”,畅通联络渠道,推进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市人大常委会编制“两个联系”工作手册,将市县两级321位常委会组成人员、2410位人大代表下沉到乡镇(街道)、村(社区)网格中,要求每位常委会组成人员每年常态化联系代表不少于5人、代表联系群众不少于10人。今年以来,两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直接联系各级人大代表1695位,代表直接联系人民群众9万多名,扩大做实了代表的“朋友圈”。
同时,为扩大代表的基层阵地,2020年以来,全市整合各方资金2000余万元建成各类活动室679个、代表联络站10个、基层立法联系点10个、民生驿站10个、侨台民宗基层联系点6个,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
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有了更多代表“室站点”成为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人大代表履职越来越接“地气”,越来越有“底气”。
各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进“室站点”愈发频繁,人大工作业务也先后有机嵌入各“室站点”,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被纳入地方性法规立法范畴,老旧小区改造、公共卫生补短板、停车难停车乱整治等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纳入人大监督议题,让民声、民意、民智通过人大代表进入到人大常委会行使职权、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今年以来,已推动24项人大业务进“室站点”,先后在“室站点”召开立法征求意见会8场次、监督工作座谈会68场次、代表工作座谈会39场次。
“双联”畅通了联络渠道,“双进”则推动了工作落实。下一步,各级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密切常委会同代表、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答卷写在闽北大地上、写进百姓心坎里。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