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进入“两会时间”,这份特刊请查收!
岁序常易,华章日新。
回望2024年,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开启了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篇章。从春天的萌芽,到夏天的成长;从秋天的收获,到冬天的收藏,2024年,南平在历史坐标系中,刻下了一行行奋勇争先的闪光印记:
这一年,我们铆足干劲,砥砺前行。锚定新福建建设宏伟蓝图,深化拓展“三争”行动,细化实化“五增”目标,加快打造绿色产业发展的高地、新时代山区深化改革的先锋、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对台合作的品牌、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样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标杆、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奋力推动新南平建设再上新台阶。
这一年,我们携手同行,攻坚克难。取得了防御“6·9”极端暴雨洪涝灾害“极端天气零死亡”的重大胜利,15起成功避险避灾案例获国家应急管理部、自然资源部通报表扬。
这一年,我们追风赶月,奔赴山海。4名南平籍运动员出征巴黎奥运会、残奥会,成功举办第22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中国龙舟公开赛总决赛、武夷山马拉松、大武夷超级山径赛、第五届市运会等赛事,以体塑旅、以旅彰文,城市气质和活力持续提升。
来之不易的收获,记录下每个奋斗者的剪影。
我们走在创新突破、技术引领的路上——用创新扎牢核心竞争力的底子。
依托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成果和浙江大学潘云鹤院士团队设立的南平绿色产业创新服务平台,破解新质生产力发展堵点难点,在看产业、找技术、搜人才、配资金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迈出坚实步伐。《福建南平市打造“四链”融合产业服务平台 激活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引擎》经验做法被国家发改委宣传推广。落地南平工业园区的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是全国4个国家碳计量中心之一,在碳计量技术研发到产业化应用方面不断突破创新。成立全国首个碳计量专家学术委员会,汇聚140余名“双碳”领域高层次人才;全国首套碳排放中观监测激光雷达高端装备发布并实现产业化,海峡两岸融合“双碳”产业园及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在南平开工;2024中国钢铁工业节能环保大会在南平召开,全国首个《碳排放管理员培训教程》编制项目在南平启动……南平全力奔跑,“碳”索未来。
我们走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上——坚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系统梳理11条重点产业链,建立县域产业链“链长+链主+专班”,“五个一”等生态优势产业总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60%。获评首批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全国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高质量发展试点市。海绵城市建设立法实践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广,生态环境保护典型经验做法被生态环境部予以表扬和推广。国内第一条国家公园风景道——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2024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入选全国第二批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案例。
我们走在积极开放、联动共赢的路上——把开放的时代标识越擦越亮。
营商环境满意度连续三年保持全省第一。成功举办第十六届海峡两岸茶博会,超140家台湾茶企、460多名台商参展,创历史新高,成为全国产茶区中规模及影响力最大的茶业博览会。高质量举办第二届世界汉学家大会、世界文化遗产交流暨中法“茶酒对话”、中国(南平)竹产业欧洲招商推介会、“武夷山水走进悉尼”南平市茶文化澳大利亚推广周等对外交流活动。自主研发的白羽肉鸡品种“圣泽 901”首次进军海外种鸡市场。
这一年,我们在挑战中创新,在求索中收获,在前进中笑迎风雨,在奋斗中聆听时代的铿锵足音。透过这些年度记事的“单元”,我们看到梦想生长、活力流淌,感受到一个有韧劲、有力量、有朝气的新南平。
日迈月征,时盛岁新。今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新的“时间单元”,不变的时代使命。走向2025,有机遇、有挑战,而稳与进、破与立,都在行动之中。
闽江奔流,弦歌不辍。我们再度约定:逐光前行,共赴远方,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奋勇争先,用实干实绩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南平实践新篇章!
1月4日到7日
南平进入“两会时间”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闽北日报精心策划
推出36版《两会特刊》
一起来看!
点击下方图片跳转原文↓↓↓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