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 赓续文脉 南平市省政协委员热议文化传承发展和遗产保护工作
闽北日报福州电(记者 严岚)在省两会上,来自我市的省政协委员十分关注文化传承发展和遗产保护工作,围绕保护好传承好文化遗产,推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等方面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因蕴含历史、民族、文化、生态、经济、科技等多功能价值,对促进农文旅融合、产业价值链升级、生态涵养、品牌影响力扩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完善、农民能力建设、农民增收等有着特殊功能和作用。”省政协委员,南平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吴添富表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福建武夷岩茶文化系统”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的具体实践,对福建具有重要意义。吴添富建议,省农业农村厅将福建武夷岩茶文化系统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列为福建向农业农村部推荐名单优先位次,并争取农业农村部支持武夷岩茶文化系统申遗,确保武夷岩茶文化系统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工作早日完成。
“八闽大地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古道遗址,保护好古道资源,激活古道文化基因,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省政协委员、南平市政协副主席、市医保局局长、九三学社南平市委会主委肖光彪建议,摸清资源底数,搭建古道数据库,推进古道“落地上图”,实施信息动态管理,为公众提供古道文化资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线路导航等服务;编制古道保护规划,建立古道分级分类保护制度,推动分类别施策、分阶段修复工作;制定修复标准和方案,开展古道本体和沿线古迹修缮、连接线修建和标识系统建设;强化基层文物保护机构与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日常养护制度机制。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精心呵护福建深厚的历史文化、鲜明的地域文化。建瓯是古建州、建宁府治地,有着1800多年建县历史,至今仍完整保持着原有建州城的双套城格局,是福建省唐代五个州城里唯一存续这一特征的城市。建瓯目前有16个传统村落,其中国家级9个、省级7个,境内有历史建筑120栋、不可移动文物共计46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4处。建州博物馆馆藏文物近5000件,时间横跨旧石器时代至近现代。
“建瓯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助于补齐福建‘八闽’历史文化版图。”省政协委员、福建大庄竹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红征建议,由省级层面统筹资源力量,高效对接国家部委,并从政策、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支持建瓯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支持建瓯开展建州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研究、活化利用,培养和引进历史文化保护、文化旅游、城市规划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引进先进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修复、利用技术和方法。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