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味道|来建瓯,赴一场盛宴
“建州味道”笋宴大赛评审现场
参赛作品展示
●好生态 ●好食材 ●好味道 ●好产业 ●好生活 南平市乡村振兴促进会
选手认真制菜
建瓯本地的鲜笋拼盘
《竹报平安》
⇦⇨建瓯首届全茶宴大赛菜品(徐俐敏 摄)
有人说,“来建瓯不吃笋,等于没来过建瓯”。素有“中国笋竹之都”美誉的建瓯,坐拥竹林163.5万亩,居全国县市第一,鲜笋年产量36万吨,水煮笋年产量14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35%。
围绕“千年建州·理学名城”定位,近年来,建瓯市着力打造“建字号”,让“建州味道”美食品牌成为一张重要的城市名片,挖掘美食故事、开展美食评选、写好“新闽菜”文章。8月21日,一年四季都有鲜笋的建瓯举办了“建州味道”笋宴大赛。
笋宴大赛—— 一次竹笋与文化的融合
8月21日,来自建瓯各乡镇和餐饮单位的16支参赛队伍以及18个乡镇(街道)选送单位以笋为主食材,进行厨艺大比拼,共飨美食盛宴。
这是一次笋的盛宴。
“建州味道”笋宴大赛围绕“笋”这个主题,每支参赛队伍都大展身手,采用烩、炒、熘、蒸、煮等多种独特的烹饪方式,创新制作“六菜两汤两小吃”共10道菜品。在菜肴搭配上注重荤素均衡,或独立成笋,或辅以各种食材配合成菜,还融合了海味、肉味。既有牛腩、猪肚等常见品,也有鲍鱼、木瓜等出其不意的组合,更有清爽可口的笋冻。
每一道菜都展现了竹笋的独特美味,还调制出各类汤羹及以笋为辅料的各种点心,共同组成一桌桌鲜香四溢的笋宴。
这是一次竹笋与文化的融合。
“善见塔历史悠久,是建瓯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这道菜用善见塔为原型,用卤制五花肉削成宝塔形状,肉加入笋干蒸熟而成。笋在肉里,佛在塔中,美食与场景的结合,成为餐桌上的一道亮丽风景。”远景大酒店代表队领队表示。
“山盟海誓这道菜以笋丝、鲍鱼为主食材,运用精湛的刀工,汇以拌、炒等多种烹饪技艺,山珍与海味的搭配,鲜笋与海鲜的融合,造就出口感层次分明、双鲜的独特美味,恰如宋代赵长卿词:‘终待说山盟海誓,这恩情到此非容易。’”老建州代表队负责人范瑞华表示。
这是一次挖掘美食文化的见证。
“每一道菜,我们都用心去琢磨怎么把文化融入。”范瑞华说。一个多月前,老建州就开始准备此次大赛的菜品,通过对食材的挑选和地方文化的整理,最后从初定的20道菜品中选择了10道。
“这次笋宴大赛我们前期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为了充分挖掘整理历史与笋的结合,我们开发出建州驸马笋宴,比如这道寒林孝笋,用有机的食材做成刺身,做法新颖,都是非常养生的菜,希望我们的笋宴能完美展现‘千年建州·食全酒美’的深厚底蕴。”家兴大酒店代表队负责人说。
“一个多月的时间,我们不仅觉得厨艺水平提高了,加深了对建瓯川石历史文化的了解,而且也学了不少筵席文化。”川石乡代表队推介员张慧珍说。
“通过不断的比赛,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我相信未来建瓯笋宴会打造出中国第一笋宴。”赛后,中国烹饪大师、福建省旅游协会旅游美食分会专家顾问李厚漪说。
建州味道——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建瓯古称建州,建县历史长达1800多年,曾为闽北乃至福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汇集了众多南来北往的客商。“建州味道”把我国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饮食习惯巧妙融入传统饮食习俗中,揉以建瓯家酿红酒、陈醋的独特风味,形成了香、酸、甜、辣兼备的饮食主基调,深受各地宾客的喜爱,素有“闽北食府”的美誉。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重。依托建瓯本地物产和习俗,各类美食做法独特,地域性强。其中“建州味道”品类就达500多种。悠久的美食历史、厚重的人文底蕴也孕育了建瓯餐饮业的繁荣景象。据不完全统计,建瓯现有餐饮企业2500多家,餐饮行业从业人员约8000人。
去年以来,建瓯市聚焦“千年建州·理学名城”定位,在“千年建州·建字号”专班下建立“建州味道”工作组,围绕挖掘、培育、宣传、推广建州美食工作,把“建州味道”品牌打造作为产业兴市、经济强市、文化传承和凝聚乡愁的一道靓丽“城市名片”。
作为区域特色美食品牌,推进“建州味道”标准化建设是先行之步。建瓯市指导成立“建州味道”美食研究院,发布“建州味道”第一批20道菜品标准体系,提升美食产业标准化水平;以打造域内“建州味道”品牌店为样板,按照“建州味道”品牌形象统一门店装修,突出“建州味道”相关宣传元素,规范美食示范店管理。
品味美食,不仅在于舌尖上的酸甜苦辣,如能知悉其背后所蕴含的故事,更能品其真味。
“光饼的历史由来已久,相传与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有着密切的联系。”“建瓯女人为何这样美丽标致?原来和这碗‘豆腐娘粉’有关!”在“建州味道”美食示范店随手一扫,就能通过语音故事了解到经典美食豆腐娘粉、扁食、光饼等建州美食的由来和背后的故事。为讲好美食故事,今年,建瓯市还推出“建州味道”美食故事连环画、旅游口袋书、明信片等文创作品,让建州特色美食入口更入心。
为了让食客们一次性品尝到建瓯纷繁的美食,建瓯市还绘制“建瓯美食旅游手绘地图”,通过文字、图片等生动展现建瓯旅游景点和特色美食,与腾讯地图和高德地图联网,实现“一图在手,游遍建瓯,尝尽美食”。
扬“建州味道”美食之名,除了做好餐桌上的文章,更重要的是“走出去”。
近年来,建瓯市以举办美食活动为抓手,通过举办福建旅游美食季主会场活动和第二届中国(建瓯)美食文化旅游节暨八闽美食嘉年华,让“建州味道”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在全国闽菜烹饪技能竞赛中,“肚丝鸡茸”“扣蒸建白莲”荣获“金奖”;建瓯市选送的“建州朱府家宴”“建州笋宴”被中国饭店协会授予地标美食名宴。
特色美食——一篇“新闽菜”文章
今年6月,“建州味道”首家域外品牌店——“建州味道”龙岭巷店在福州上下杭正式运营,不仅有80多种“建州味道”菜品小吃,还设有“千年建州·建字号”产品展示区、福酒展示区、北苑贡茶展示区等,让食客在品味“建州味道”的同时,体验千年建州文化底蕴。
“这一个多月来,‘建州味道’龙岭巷店每天的营业额都超过一万元!”21日,建瓯市“千年建州·建字号”品牌建设工作专班办公室主任林之涛说。
目前,建瓯域内共有“建州味道”品牌店29家。其中美食示范店14家,品牌授权15家。
板鸭、芋饺、扁肉、大肠粿、豆浆粉、肚丝鸡茸、冬笋挖底、糟香泽泻……此前,建瓯已经发布了“建州味道”第一批20道菜品标准体系。
以食为媒,传递滋味当中的喜悦与热情。通过“建州味道”品牌店,宾客们能够品到正宗、美味的“建州味道”,也能加深宾客们对建瓯的印象。
“今年还将推出20道精品菜。”林之涛说。2023年“建州味道”笋宴大赛是建瓯“建州味道”的一次选拔赛。据了解,建瓯市“千年建州·建字号”品牌建设工作专班将把遴选出的精品笋菜品,以标准化的形式,在市场上推出一桌精品笋宴。
近年来,建瓯全力推动“一根竹”全链开发,着力推动竹笋食品加工补链、强链,建成以经销鲜笋、笋干为主的春天笋竹批发市场和海绿农产品交易中心,年交易笋干1.3万多吨、冬笋8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冬笋和笋干集散中心;打造以建瓯为核心的中国笋食品产业园区,加快推进总投资5.56亿元的七贡食品、5.6亿元的绿剑笋预制菜高端笋制品项目。
据了解,在挖掘传统名菜的基础之上,建瓯不断推陈出新,不仅举办笋宴,也将北苑贡茶文化融入建州味道,举办了全茶宴评选大赛,还将根据消费需求,在产业化方向进行推广,建立连锁经营。
未来,建瓯将在传承弘扬“千年建州·理学名城”历史文化中,突出美食文化辐射带动,通过“美食+旅游”“美食+节会”“美食+夜经济”等模式,让“建州味道”做得更好、走得更远。
作者:□本报记者 徐俐敏 裴礼辉 通讯员 魏剑生 /文 林水鑫 /摄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