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茶文旅融合让“过客”变“住客”

2025-04-17 11:05:17 来源: 新华社 作者:

远处群山云雾缭绕,近处溪流清澈见底,耳畔不时传来啾啾鸟鸣……春日清晨,漫步福建武夷山九曲溪畔,仿佛置身一幅山清水秀的生态画卷。近年来,武夷山市发挥“双世遗”优势,将茶文化、朱子文化深度融入旅游产业之中,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提升旅游服务品质,让不少行色匆匆的“过客”成为流连忘返的“住客”。

4月的武夷山,漫山遍野的茶树郁郁葱葱,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茶香。在一场名为“醉美武夷山世遗探秘行”的春季研学活动中,300多名来自浙江温州的学子化身“小茶匠”,体验喊山祭茶、茶叶采摘、摇青、揉捻等非遗项目,见证一片鲜叶蜕变为琼浆的奥秘。

来自温州的学生陈沐汐感慨地说:“参加这次研学才知道,茶叶背后藏着这么多的学问。摇青的时候,那股茶香特别浓郁,我仿佛从中闻到了阳光、雨露的气息。”

“这种沉浸式的文化体验,让传统文化不再是书本上的枯燥文字,而是触手可及的生动场景。”武夷山海亮实践教育营地负责人王新说,接下来营地将结合季节特色,开发“茶科技实验室”“生态守护者计划”等进阶课程,让孩子们不仅能学到茶文化知识,还能参与创新实践。

除了茶文化,朱子文化也得到了挖掘和利用。不久前,武夷山五夫镇举行了一场朱子敬师礼:身着传统服饰的孩子们,在古色古香的环境中,向老师行敬师礼,感受着尊师重道的文化内涵。随后,他们走进陶艺制作工坊,亲手制作陶艺作品,在泥土与指尖的触碰间,领略非遗技艺的魅力。

与朱熹同行,正在成为不少游客打开武夷山的另一种方式。来自福州的游客李怀军一家刚在武夷山度过了充实而难忘的周末,他说:“以前来武夷山就是拍照打卡、看看风景,现在带孩子参加朱子文化类研学活动,感觉真正走进了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之中,收获满满。”

文化赋能之余,武夷山旅游产品供给也更加多元、旅游服务品质也在持续提升。

推出免门票政策,开通免费旅游公交专线……武夷山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局长郭雪陶说,为了让游客有更多的游玩选择,当地以武夷山这一核心旅游资源为依托,策划国家公园探秘之旅、采茶制茶体验之旅、朱子文化研学之旅3大主题产品,打造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自驾、崇阳溪漫游道骑行、星村滨水茶香径徒步3种游玩路线。

“家里人玩得很开心,感觉每次来都有不一样的惊喜。”清明假期,深圳游客蒋文卿一家再次来到武夷山游玩,老人在朱熹园临摹了《观书有感》,孩子在滨水茶香径体验春茶采摘。他说:“去年国庆来还是走马观花,今年清明已能品出岩茶的‘岩韵’了。”

数据显示,2024年,武夷山共接待游客330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52亿元,游客平均停留时长从2日延长至3日。郭雪陶说,武夷山将持续深挖茶禅哲学、朱子文化内涵,打造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记者张华迎)新华社福州4月12日电


[责任编辑:杨希希]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