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文旅经济发展论坛:为文旅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向
19日,在福建文旅经济发展论坛上,南开大学原校长、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原主席龚克,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副主席王志发,联合国旅游组织大使、原执行主任祝善忠,中国非遗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分别作主旨演讲——为文旅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向
南开大学原校长、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原主席龚克
数字赋能 推动文旅经济发展
19日,在福建文旅经济发展论坛上,南开大学原校长、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原主席龚克以《数字赋能和以人为中心创新推进福建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题,围绕既有的禀赋和应有的特色、数字化和绿色化、业者和游客这“三个关系”,分享自己的观点。
“昨天下午去了建瓯,我领略了当地山水风光和古街历史文化,感觉福建的自然生态禀赋、历史文化禀赋非常丰富,这就是打造‘独特’的一个重要基础。”龚克认为,福建文旅经济发展需要将既有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禀赋与绿色化、数字化协同创新的时代特色紧密融合,并不断深化、强化,使其进一步发展。
“数字化是实现绿色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在龚克看来,数字化技术可以在文旅资源管理和运用、生态研学旅游等方面为文旅经济发展赋能,特别在低碳旅游方面,可以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实时测算景区的交通、住宿、餐饮等环节的碳排放数据,为游客推荐低碳出行方案。他建议,组建南平乃至福建的低碳酒店联盟,通过整合智慧票务、虚拟导览等服务,为游客提供出行、住宿、餐饮等实时信息,推动全流程低碳体验。
谈及业者和游客的关系问题,龚克表示,福建文旅业发展数字化要以游客体验为中心,利用数字化手段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打造定制化、差异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要大力培养高素质的文旅从业者队伍,借助数字化手段,优化服务质量监管体系,提升旅游业服务水平。(严岚)
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副主席王志发
朝着文旅经济强省目标迈进
“已经记不清来过多少次福建,来过多少次武夷山了,这是我非常热爱的地方。”19日,在福建文旅经济发展论坛上,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副主席王志发作《建议福建省率先建设文旅强省》主旨演讲。
在他看来,福建省具有发展文旅经济的突出优势,应该以更高站位、更多举措率先建成文旅经济强省。他建议,文旅强省战略必须深度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以“大武夷文化旅游圈”为标杆,形成一条以文旅经济为牵引,实现绿色发展的特色道路;强化文化赋能,以“福文化”融合多元文化,科学开发文化资源,形成超级IP;深化数字赋能,加快智慧文旅建设。充分发挥独特优势,立足山海联动,做优空间统筹布局,重点建设、差异发展、全域联动;整合侨台资源,积极推动合作,拓展海峡两岸文旅市场;强化融合发展,做好“旅游+”“+旅游”文章,以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格局,推动文旅经济的内外融合。瞄准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目标,加快提升大交通、微交通,形成立体交通网络;提升服务质量,对标国际标准,培育高质量的服务品牌,培养复合型的管理服务人才;做好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引导文旅企业反哺乡村,实现生态共生、文化共育;找准关键的突破点,建立协同联动的推动机制,补短板、破痛点、创亮点,朝着文旅经济强省的目标不懈努力。(朱宇)
联合国旅游组织大使、原执行主任祝善忠
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南平作为福建会客厅,其目标定位对‘大武夷文化旅游圈’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19日,在福建文旅经济发展论坛上,联合国旅游组织大使、原执行主任祝善忠作《大武夷文化旅游圈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建设》主旨演讲。
“武夷山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和人文资源,展现出打造世界知名山水生活和康养度假圣地的巨大潜力,是‘大武夷文化旅游圈’的核心。”祝善忠建议,建设大武夷文化旅游圈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要聚焦新业态,打造集休闲、度假、康养、运动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进一步推进茶旅融合,探索建立特色标准体系,发展多种业态于一体的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加大入境旅游的宣传和推广,分国别和地区深耕重点入境旅游市场,建立入境游客行为数据库,深入分析重点客群,强化差异化营销,提升国际口碑;发挥区位优势,优化服务链、交通链,探索开发多站式旅游产品;依托特色资源,发展研学旅游,引进培育研学旅游机构,加强研学联盟的合作,开展留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大力开发专项市场。
他还表示,大武夷文化旅游圈已具备良好的基础与条件,还需要加快培育形成新的增长极、增长带,优化交通枢纽与景点的联系,完善旅游交通集散功能。(朱宇)
中国非遗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
推动“非遗+文旅”创新发展
19日,在福建文旅经济发展论坛上,中国非遗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分享了福建在“非遗+文旅”融合中的成功路径与宝贵经验。
他认为,福建在非遗融入文旅的探索中形成了多点开花、百花竞放的良好局面,成功探索出一条依托“山海资源+多元文化+活态传承”,激发文旅新动能的发展道路。
“当前,文旅融合正逐步迈向深层次、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承载的历史温度和人文厚度日益彰显。南平凭借其丰富的茶文化、生态、非遗资源,为省内文旅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成为非遗活态传承的生动示范。”王晓峰说,福建和南平应更加注重数字赋能与国际化并重,深化运用节庆等IP放大当地文旅品牌效应,丰富多元化的旅游产品,让游客从“观光者”变为“参与者”。
王晓峰建议,福建和南平应围绕技术赋能场景,塑造数字文旅新业态。比如,目前武夷山智慧景区模式已初见成效,应继续深化线上预约、虚拟导览、在线研学等服务。围绕延伸海丝文化叙事,通过妈祖信俗等海丝基因与闽北畲族文化等元素联动,打造“山海交融”文旅产品矩阵,开展数字营销和海外推介,让“清新福建”的国际知名度持续攀升。围绕深化闽台融合,拓宽两岸文旅合作空间,实现文化共鸣与经济共赢。围绕坚持生态与文化并重,通过传承非遗技艺,将非遗要素深度融入旅游产品,推动“非遗+文旅”创新发展。(林奥)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