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福建南平科特派制度助推绿色发展点绿成金

2018-12-04 16:00:24 来源: 人民网 作者:张子剑 阅读数:

编者按

新时代东风浩荡,中国梦曙光在前。改革开放40年,福建作为最早实行改革开放的省份之一,始终以敢为人先、爱拼会赢的精神探索前行。在新时代新征程新起点上,福建各地如何先行先试、攻坚克难,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赶超目标,如何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是值得我们关注的话题。本网推出“风云40载·高质量发展的福建实践”系列报道,讲述福建各地改革发展的故事,以传递改革开放的磅礴力量。

背倚崇阳溪,面朝天马山,曾雄香经营的家庭农场1千多亩水田、300多亩菜地、70多亩烟地,就藏在南平市建阳区回瑶村的一片平原之中。

今年52岁的曾雄香是典型的福建农民,壮实黝黑,年轻时的他耕种着家里的二十多亩水稻田,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2003年,回瑶村里来了科技特派员(简称“科特派”),几年后,在科特派的帮助下曾雄香的生活彻底改变了。

从农民到农场主的巨变故事,要从发轫于南平的科技特派员制度讲起。

科特派廖海林同曾雄香在田间查看水稻长势。

发端:重心下移 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南平是福建重要产粮地,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南平“三农”却面临着诸多难题:农业经济面临结构性调整、农业效益低、农产品“价低卖难”,农民增收难、农村矛盾加剧。特别是1998年“6·22”特大洪灾致使南平市230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74.93亿元,农业生产遭受毁灭性灾害。

为了走出困境,时任南平市主要领导多次深入调研,组织3000多名干部驻村,问计于民,发现矛盾主要来自农业科技服务缺位、机制不活,而农民对科技的需求却非常迫切。为此,南平市委市政府决定,破解三农问题的第一脚,踩在科技上。

1999年2月26日南平市委市政府派遣首批225名科技工作者,奔赴215个行政村拉开了科技进村振兴闽北的序幕。

2003年初,任职于建阳农业局种子管理站的廖海林作为科特派来到回瑶村。

廖海林前脚刚跨进村里,就为村民带来了一批水稻、玉米和瓜果的新品种子。“新品种长得好、卖价高。试种看看,要是效益好,以后多种些。”

其实,当时的曾雄香对廖海林并不信任:“村民都怀疑他只是来走走过场。”

尽管如此,村民们却极其渴望获得科技帮扶。“大家一直凭借着祖辈流传下来的经验耕作,全然没有科学合理的耕作方式。”曾雄香说。当时的回瑶村和南平很多地方一样,农民手头宽裕时多施肥,紧张时则少施肥,甚至不施肥,而发现田地里有了虫害,往往最大剂量喷洒各式农药。“不论是否对症,先下了药再说。”

廖海林向曾雄香传授种植技术。

也正因此,上个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的十多年间,回瑶村里不少家猪和水田里的小鱼因过量农药致死。更有甚者,有村民一家因误食了刚洒过剧毒农药的白菜而全家送医洗肠。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曾雄香试种了4亩玉米。期间,廖海林不断传授科学的管理种植方法,怎么种植,怎么管护,怎么施肥,怎么下农药,用量多少都一一指导。3个月后,玉米收成,曾雄香粗略算了笔账,收益1600元。“以往自己买种子,自己瞎种,收益不可能这么高。”

玉米试种成功,不仅使曾雄香信任起廖海林来,还开拓了他的视野。“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随意种地了,要以机械化发展规模农业。”此后,曾雄香的脑海里不断浮现这样的想法。

6年后,在廖海林的帮助下,曾雄香投入30多万元,流转集中土地,发展规模农业。2013年,曾雄香成立了家庭农场,逐渐实现了全机械化种植。到了2017年,曾雄香的家庭农场获利200多万元。

感受到科技贡献的曾雄香也于2012年成为科特派,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肥料、新农药、新农具,无偿送农资、送技术、送机械作业服务。而曾雄香的家庭农场则成为了科技兴农的样板,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的辐射源和策动地。

同样在科特派帮助之下成长起来的,还有光泽县富民蔬菜专业合作社。

2017年8月,县农科所所长谢小莉担任富民蔬菜专业合作社科特派以来,连续为合作社解决了青枯病疫情、连作障碍、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使得一度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的合作社重新焕发生机。

“谢小莉为工人培训种植技术和蔬菜管理模式,并引进利用覆膜锄草和膜下滴灌浇水技术。”合作社理事长林建明说,“在她的指导下,合作社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提高了亩产量。以种植最多的辣椒为例,每亩增产了30%。”

空中俯瞰富民蔬菜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大棚。

解决了生产问题,谢小莉还为合作社的未来谋划。“今年,引进了黄瓜、丝瓜、甜瓜等新品种,已经试种成功,准备明年种植,进一步解决土传病害。”谢小莉说,她还准备为合作社争取上级政策扶持,增设大棚设施,扩大合作社种植规模。

在谢小莉的帮助下,合作社百余亩大棚2017年产值突破600万,“预计今年可达800万。”林建明说。

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科特派深入农村,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同时,科特派制度有效解决了农村科技人才短缺问题,科技服务在行政村的覆盖率达到90%以上。1999年以来,南平市GDP实现年均增长10.5%,科技对农业增长贡献率从1999年33%提高到2017年56%,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3%,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9%。

发展:高位嫁接 新兴产业点绿成金

走过近20年历史的科特派制度,已从传统农业领域向新兴产业延伸。

七叶一枝花是武夷道地中药材之一。由于科技基础薄弱,缺乏种植技术研究,长期以来以野生采挖为主,整个福建省年产量不足万吨。但作为40余种中成药原材料,市场对七叶一枝花的需求量却与日俱增。

2014年,46岁的傅文明瞅准了中药材种植加工商机,在家乡光泽县二次创业,成立了福建承天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并在崇仁乡建立了七叶一枝花、多花黄精等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

中药种植,难在技术突破。“如果不是苏海兰4年如一日的扎根深山中,我们的七叶一枝花种植技术恐怕难以突飞猛进。”傅文明回忆起创业之初的艰辛,仍不乏感慨。

承天公司药材种植基地中种植的七叶一枝花。

承天公司成立之初,没少为“怎么种”犯难。在福建省农科院的推荐之下,研究院苏海兰作为科特派来到了承天公司。为顺利开展七叶一枝花种植技术研究,傅文明特意为苏海兰提供了百万研究资金,并为她配置了科研团队。

凭借着此前十多年仙草、麦冬等中药材种植研究经验,苏海兰迅速从野生七叶一枝花种苗入手,开辟10亩田间试验室,3年间完成200多项培育试验、育种试验,终于在2017年根据前期试验结果筛选出部分母本种苗,并进一步开辟15亩母本园进行深入研究。

直至2018年,苏海兰的研究有了实质性的突破。“野生环境下的七叶一枝花从种子到成材,需10年时间。经过4年研究,我们将成材时间缩短到了7年,未来还有进一步缩短的空间。”苏海兰说,“同时,经过对比实验,野生与种植的七叶一枝花药材成分差异不大。”

苏海兰(右一)指导农民种植药材。

在苏海兰的帮助下,承天公司实现了人工种植七叶一枝花,种子数量从2016年的50万粒增长到2018年的260万粒。“苏海兰的研究为我们公司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傅文明说。

而在临近的邵武市,台湾籍科特派吴记从台湾带来的百香果种苗,并传授先进的种植管理技术,一举为邵武市台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打下百香果市场。

“传统昆虫授粉率只有45%,而吴记传授的人工授粉技术,授粉率达到85%,可以使产量提高一倍。”台禾公司负责人邹卫东说。

在吴记的指导下,台禾公司种植出的百香果果实更大、色泽更鲜亮、口感更好,市场供不应求,公司生产基地230亩大棚,预计今年产值将突破1千万元。

台禾农业大棚内的百香果长势喜人。吴水旺 摄

邵武国有林场槎溪场同样在科特派制度下,实现了转型发展。

2017年,槎溪林场和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设花千谷庄园项目,森禾投资6000万元,槎溪林场出资4000万元、提供建设用地1200亩,打造集花卉园艺、婚庆、教育科普、休闲养生等为一体的生态农业综合体。

但当时的槎溪林场却面临着困境。林场1万7千多亩林地,却只有21位职工,其中,仅3人拥有林业相关大中专以上学历,并且由于林场长期以来经营模式单一、树种结构单一,导致土壤肥力损耗严重,一度采伐断档。

作为旅游景区项目,花千谷庄园选址槎溪林场看中了林场依山傍水的生态优势,但林场现有技术力量却无法满足大量的花卉林木种植培育需要。

于是,此前一直就职于邵武市林业局营林高级工程师张树明被下派为槎溪林场场长,同时兼任科特派,全面负责林场工作。

凭借多年林业工作经验和专业技术知识,张树明到岗后一方面传授林场职工花卉林木种植培育技术,服务花千谷庄园项目顺利建设,另一方面为林场未来规划了蓝图。

“首先改变林场的功能定位,从利用森林资源转变为保护、培育森林资源;其次,转变林场经营模式,从由木材生产为主,转为依托花千谷庄园项目,发展森林旅游业和林下经济。”张树明说,“最终的目标是实现不砍树也能富。”

花千谷庄园景观

在张树明的技术指导下,2017年12月,花千谷庄园顺利对外开放,并被列为南平市首届旅游发展产业大会推荐旅游路线,3个月内接待游客近4万人次。

同时,张树明带领林场职工调整林分结构,营造针阔混交的复层林分,尝试发展林下经济,种植了60万株金线莲,一年产值可达30万元。“今后林场还将充分利用森林资源,种植铁皮石斛,形成地上、树上立体式种植模式。”张树明说,“2016年林场产值仅300多万,2017年就突破了500万,今年预计可达600多万。”

一批又一批科特派按照“高位嫁接、重心下移、夯实农村工作基础”的要求,把论文“写”在山上,把科技送进田间,助推绿色发展。“从单纯发展农业到进行社会治理、卫生事业、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领域,到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科特派制度双向选择、按需选派,乡村、企业需要什么,科特派就服务什么,实现了全领域覆盖。”南平市科技局局长黄艳珠说。

近20年来,南平市先后10批选派了9350人次,进驻1977个村(场、基地)开展科技服务。如今的科技特派员制度,已从南平的基层探索上升为全国推广的创新经验。2012年起,科特派工作被6次写入中央1号文件,并得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的高度评价,作为中国经验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推介。2016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科特派工作做出制度安排。

南平市委书记袁毅表示,南平将进一步深化提升科特派制度,为加快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责任编辑:谢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