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梅乡创新竹山经营模式,通过“森林生态银行+乡村振兴公司”助力,2000多亩竹山焕发生机——乡村振兴动力“竹” 富民增收“节节高”

2024-06-30 07:06:46 来源: 闽北日报 作者:闽北日报记者 林李冰 通讯员 黄依可 吴婷悦

盛夏时节,雨水刚停,在武夷山市上梅乡首阳村高产笋用林示范基地,传出了一阵阵柴刀砍伐的清脆声响,原来是笋农们正在热火朝天地 “劈山”。

“趁着雨停了,抓紧再干几天,这200多亩毛竹山就全部劈完啦。”上梅乡厅下村笋农杨家财放下柴刀,望着过去杂草丛生的毛竹山的变化露出了微笑。他说:“咱们上梅乡的春笋,肥嫩鲜甜。以前我父亲挖笋,挖一两茬就没有了,产量低效益低,现在经过管护,能挖四五茬呢!”

上梅乡辖区面积226平方公里,其中竹山面积占13.4万亩,“笋竹”文章是大有可为。然而,上梅乡笋竹产业集约化水平不高、经济效益差,竹农种植积极性也受挫。

为解决上述问题,上梅乡自去年以来全面开展农村“党建体检”,分析现状、摸清底数,并组织乡村干部外出培训,学习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做法。乡里融汇创新“森林生态银行+乡村振兴公司”经营模式,构建“党建带领、村企联兴、产业联推、项目联包、劳务联派、利益联结”的“一带五联”工作机制,流转竹山2444亩,新建竹山滴灌池5个,建成竹笋运输轨道3公里,打造高产笋用林示范基地860亩,基地每年可带动村财增收14.6万元。

“森林生态银行+乡村振兴公司”的经营模式,不仅让村里“家底”厚了,村民腰包也鼓了。杨家财擦了把汗,掰着手指算起账来:“现在我能拿三份收入,一笔竹山管护工资,一笔竹山流转租金,一笔效益分红。”企业与笋农签订竹山流转合约,每年支付笋农按市场价计算每年每亩120元的竹山流转资金,并根据管护情况至少每年每亩10元的效益分红。

在大力推进笋竹经济的同时,上梅乡还成立振兴乡村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探索推行“乡村振兴公司派单—劳务人员接单”运作模式。每年提供竹林抚育、竹山管护等劳务岗位130余个,带动笋农每户年均增收1.5万元,最大效益发挥集体经济收益推进乡村建设作用,带动群众共享发展红利。

企业开发经营,笋农有增收,集体经济有收入,三方都在这片林地上得到了丰厚的收益。在试点成功的带动下,上梅乡其他村参与整村流转的积极性高涨。上梅乡党委书记谢小明表示:“今年上梅争取到了12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用于流转竹山,我们将积极统筹这笔资金,把生态‘高颜值’转化为经济‘高产值’,竹山‘含绿量’变为村财‘含金量’,推动实现上梅乡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眼下,上梅乡的竹产业发展,正像竹子生长一样“节节攀高”。(闽北日报记者 林李冰 通讯员 黄依可 吴婷悦)

[责任编辑:陈琳]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