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2024-11-30 08:40:08 来源: 闽北日报 作者:南平市委宣传部二队郑金富、林梦琳、朱宇、严数时、王睿钦、金诗宇

晋江,这座东南沿海的璀璨明珠,过去为何能创造出“晋江经验”的奇迹,历史已然给出答案。在新时代,如何牢记嘱托,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则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需要我们继续发扬“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闯拼精神,更加精准地把准时代脉搏,更加实事求是地贴近发展实际,守正创新、敢于探索。

创新发展“晋江经验”,要始终坚持笃定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晋江发展的根基,是支撑其发展的定海神针。从晋江成长起来的运动品牌巨头安踏面对市场的风云变幻,始终坚守实体制造业,持续加大在生产设备、研发设计、品质管控、现代物流等实体环节的投入,逐步迈向“不做中国的耐克,要做世界的安踏”的宏伟目标。

不仅是安踏,361°、柒牌等品牌企业也在紧跟时代步伐,投入大量资金建设5G+AI等先进数字化智造车间,不断围绕主业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了企业发展增效、产业发展聚合,让晋江涌现出了2个超千亿元、5个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

正是许许多多的晋江企业始终笃定实体经济,才让晋江实体经济在保有存量的基础上不断壮大增量,实现了实业兴则晋江兴的良性发展。

创新发展“晋江经验”,要始终坚持科技赋能。科技创新不仅贯穿在传统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过程中,也体现在晋江高科技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中。正如盼盼食品集团董事长蔡金垵所说,企业如果不思创新,就会如同温水煮青蛙,只有创新才能让激情永不停歇,企业才能实现质的飞跃。

老企业如恒安集团,在传统卫生用品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坚持科技赋能,精准开发新产品、积极引进智能化生产设备、大胆开展新材料研发应用,从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为行业的科技领军者。新兴产业如致慧医疗、卓航科技等,在当地用心孵化、大力扶持下,从带着科研成果落户晋江三创园,到成长为实实在在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创造了无中生有的奇迹。

这些无不告诉我们,坚持科技赋能,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企业在新时代保持强大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地方在新时代的发展中持续保持优势的奥秘所在。

创新发展“晋江经验”,要始终坚持敢拼会赢。晋江人骨子里就流淌着拼搏的血液。改革开放初期,晋江人敢于第一个吃“螃蟹”,敢于第一个“下海”,从“第一双鞋”开始,抢得了先机也赢得了主动。然而创业艰辛,竞争更是残酷而激烈,晋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无疑是一部晋江人敢拼会赢的奋斗史。

奋斗有得失,创业有成败,但晋江人讲的是“人生海海,输赢笑笑”。正如全国劳动模范、天守集团董事长蔡天守所言,晋江人从来没有在困难中投降,大家不断创新、抱团取暖,毫无保留地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进步。

正是晋江企业家身上的这种气魄胸襟和眼界胆识,让晋江的民营企业能在困境中崛起,在挑战中壮大,成为晋江企业拼搏精神的真实写照,造就了晋江今天发展的生动局面。发展民营经济,做强实体经济,晋江的企业家精神,既值得我们称颂,更值得我们学习。

创新发展“晋江经验”,要始终坚持爱商、崇商、扶商。良好的政企互动是让晋江民营经济始终保持活力的重要法宝。在晋江,政府长期重视打造优质的软、硬营商环境,全力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被蔡金垵称为“政商亲而有度、清而有为、坚决作为”。

在晋江,连续开展的企业家日活动,把企业家请上“C位”,给予企业家最高的礼遇;政务服务中心便利的办事服务和暖心礼包,是于最细微处给予创业者的鼓励和关照;晋江国际鞋纺城,不仅有现代化的交易场馆,还有完善的物流、金融、信息等服务设施配套,是为鞋纺企业量身打造的国际化贸易平台;作为创新高地的三创园,办公场地五年免租金,主动帮助入驻项目争取各项人才扶持、科技研发、设备补贴等政策……

如此种种,让晋江吸引了大量创新者、创业者、创造者在当地扎根、发展,成为了创业者的乐园、民营经济的沃土。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晋江仍在围绕传承弘扬、创新发展“晋江经验”,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20多年来,晋江民营经济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了“晋江经验”的思想伟力。在新时代,创新发展“晋江经验”,不仅是对晋江继续前行的科学指引,也是指导我们更好发展的行动指南。

我们要充分学习借鉴“晋江经验”,结合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优势等自身实际,灵活运用、创新发展,更好促进产业升级、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激发区域经济活力,努力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以更高质量的发展,继续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责任编辑:陈琳]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