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义勇队档案”入选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两岸同胞同心抗日铁证如山

2025-06-11 07:00:12 来源: 闽北日报 作者:记者 林李冰 郑金富 通讯员 李茜

闽北日报讯(记者 林李冰 郑金富 通讯员 李茜)6月9日,国家档案局正式公布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由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福建省档案馆、福建省南平市档案馆与福建省武夷山市档案馆联合申报的“台湾义勇队档案”成功入选。这批珍贵档案记录了两岸同胞共御外侮、并肩抗战的光辉历程,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重的历史见证。

台湾义勇队最早由居住在崇安县(今武夷山市)的台胞组成,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唯一一支由居留在祖国大陆的台湾同胞组成的、具有正规军编制且直接参与祖国抗日战争的队伍,是台湾同胞参加祖国抗日战争的杰出代表。

此次入选的“台湾义勇队档案”包含625件珍贵原始文献,时间跨度涵盖1937年至1946年,内容涉及训令指令、呈批函电、统计图表、历史老照片及报刊资料等,真实地记录了台湾义勇队从筹组成立、开展抗战活动到返回台湾的全过程。福建省档案局局长、福建省档案馆馆长陈熙满认为,这些档案对唤起两岸共同记忆、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记者在武夷山市档案馆看到的部分档案中,既有1937年李友邦(后任台湾抗日义勇队队长)亲笔致函崇安县长刘超然商讨联合抗日的信笺;也有1939年崇安县政府召开欢送大会、组织22名台胞奔赴金华加入义勇队的记录;更有义勇队协助当时的福建省建设厅在崇安设立樟脑制造厂,生产军需品和医药用品支援前线抗战的丰富史料。

闽北盛产樟树,台湾义勇队曾于1939年3月派员到福建协助在崇安县(现武夷山市)建设樟脑制造厂。图为樟脑制造厂旧址。 (武夷山市档案馆供图)

档案显示,1940年夏天,台湾少年团(与台湾抗日义勇队同时成立)20余名团员奉命回崇安慰问亲人。他们向留在崇安的亲人和崇安民众进行了汇报演出,并向县长刘超然献上“台胞之友”的锦旗。台湾少年团游览武夷山时,还在苍屏峰刻下“打倒日寇 保我中华”“台湾少年团到此一游”标语,让巍巍武夷见证了这群台湾少年的赤子之心。

“这些史料不仅见证了那段山河破碎、烽火连天的岁月,更是两岸同胞同呼吸共命运的生动写照。我们要铭记革命先辈们高昂的民族正气和不屈的反殖民精神,携手共进,推动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武夷山市档案馆馆长李夷介绍,武夷山市档案馆将通过举办专题展览等活动,让公众更直观地感受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让这些“会说话的档案”真正活起来,成为促进两岸融合发展的桥梁。

[责编:杨希希、吴文潇(二审)、陈忠(三审)]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