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干绽放“兴农梦”——记福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刘梦莹
仲夏时节,阳光炽热而浓烈。走进建阳区漳墩镇杭下村,一片茂盛的茶种资源圃格外引人注目,当地村民都唤它“绿色金库”,而这个“富矿”的发掘者正是福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南平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省级科技特派员刘梦莹。
8年前,刘梦莹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怀揣着一颗“科技兴农”的初心来到漳墩镇,开始了她的“兴农之旅”。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她将本无人问津的小白茶送进第二十届全国绿博会并斩获金奖。如今,“建阳小白茶”蓬勃发展,她的故事也成了闽北乡村振兴的一段佳话。
走出大山 重返大山
刘梦莹的“兴农梦”源于1999年。
那年,刘梦莹还是一名初中生,她偶然从电视上看到了南平欢送第一批科技特派员下乡的场景。“以后,我也要佩戴红花,带着‘科技兴农’的使命下村,成为农民伯伯心中的‘大英雄’。”刘梦莹说。
当时刘梦莹虽然年纪尚小,但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却异常坚定。高考结束选择专业时,刘梦莹毅然选择农业专业。大学毕业,她放弃留在大城市发展的机会,回到家乡从事农业工作。
2017年的盛夏,南平市新一轮科技特派员选派拉开序幕,业务能力强、群众口碑好的刘梦莹成为组织考虑的对象,得知消息的刘梦莹也很是激动,儿时的梦想终于照进了现实。她被派驻到中国小白茶发源地建阳区漳墩镇,在她专精的农学领域发挥作用,光荣地成为一名省级科技特派员。
当刘梦莹以为梦想就要实现时,却发生了一件大事:漳墩镇的老茶农罗积忠拿起锄头,把自家老茶园里的茶树挖了一半,改种其他作物。因为那时的小白茶没有市场,价格低迷。
“不行,我必须阻止他们,拔了‘小白茶’就是拔了发展的‘根脉’!”刘梦莹默默下定决心要帮助茶农走出困境。此后,她便“长”在了杭下村,四处奔走,探寻小白茶的破局之路。最终,刘梦莹认定种质资源是农业的“芯片”,要把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作为重新焕发“漳墩小白茶”生命力的切入点。在细心观察和记录下,她成功筛选出一批性状优异、适应性强的小白茶单株,建立起了小白茶种质资源圃,保护近千份优质野生白茶种质资源。她还开发出“紫芽”小白茶,新品上市后颇受消费者青睐。在她的努力下,漳墩小白茶价格从2016年平均450元/公斤,提升至2024年平均1400元/公斤,增幅达211%,小白茶转身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茶农们也因这片“金叶子”过上了好日子。
躬身实干 科技兴农
“刘老师,这茶山的除草成本太高了,能否帮我想些办法?治治这些草!”2021年春夏之交,建阳区回龙乡的一家茶企,因得知隔壁乡镇漳墩镇来了一名能帮助茶农解决很多技术难题的科技特派员,所以向刘梦莹提出了不情之请,希望她也能来帮他看看茶园。
尽管刘梦莹的工作重点在于服务漳墩镇,但她并未将“科技兴农”的理念局限于特定区域。相反,她秉承着群众需求在哪儿,她便带上技术跟到哪儿的初心,答应了茶农的请求。通过现场“把脉问诊”,刘梦莹想出了一个“以草养茶”新思路,在她看来并非所有的草都是有害的,若是留下一些本土优良地被植物能与茶叶进行良性共生,不乏是一个实现绿富共赢的好方法。
刘梦莹带着新思路,与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了反复沟通与研讨,最终总结提炼出了一个“以草抑杂、以草养茶、以草抑(害)虫、以草增(碳)汇”的“生态+”茶园管理模式。这一创新思路得到了专家和茶农的一致好评,并迅速在周边茶园推广开来。得益于这次突破,南平市多家茶园顺利抵御了2022年的持续干旱天气。“生态+”茶园管理模式的可行性也在此次旱情中得到了充分验证。
坚守初心 一心为民
“茶农们的一个微笑、一个肯定眼神,就是给我最大的鼓舞。”刘梦莹坦言,她的“兴农梦”不能只是一场梦,而应当是真正能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事业。
正是这份事业心,刘梦莹不再“一生专注一件事”,而是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斜杠青年”:田间实验员、技术推广员、农产品推销员……多重身份的交替变换,并没有混淆大家对她的辨识——“她是我们的科技特派员,同时还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本着一身一心为民的初心,刘梦莹不仅带着茶农走上了科技兴农的快车道,还走进了老百姓的“朋友圈”,成为群众的“贴心人”。无论是田间地头的农事咨询,还是家庭生活中的琐碎问题,她总是耐心倾听,细心解答。不久前,在一次下乡的过程中,看到通往茶山的砂石路路面狭窄颠簸,群众生产生活存在不便的问题。她留心记下了这件事,并积极对接相关部门,想了解是否有相应的项目资金可以解决道路硬化的问题。在她和科特派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项目资金争取下来了,很快便可施工铺路。
刘梦莹用一次次的行动,搭建起党与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把党的关怀与温暖传递到群众的心坎上。带着为民的初心,她的足迹遍布南平市10个县(市、区)的478个村,一线服务里程达9万公里。每到一处,她便将党的“好声音”“好政策”传递到闽北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同时也会把群众的心声带回来,让党的声音传得更远,也让群众的心声传得更响。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