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山岩骨话红袍

2022-05-05 15:42:17 来源: 南平市文联 作者:

《武夷茶园》修明 摄

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武夷山,不但有列入自然遗产的碧水丹山,也是儒释道三教融合的文化名山。“大红袍祖庭”是永乐寺的禅茶;“茶烟袅细香”,是朱熹的文公茶;大王峰下止止庵茶,则有白玉蟾“高卧云堂留梦醒,笑骑白鹤归蓬莱”的境界。

这一方面展示了武夷山巨大的兼容性和厚重的生命蕴含,另一方面,三教饮茶论道,感悟人生,则把各自的教派宗旨融进了茶道的精神,为武夷茶文化的发展注入了生命的甘泉,打开了精神的窗口。由此可见,不论是儒家的以茶养心,道家的以茶养身,还是释家的以茶养性,均与武夷茶“蕴和寓静”的禀性相通。

武夷岩茶,是历史悠久的传统名茶。唐朝孙樵在《送茶与焦刑部书》中,给了它“晚甘侯”的美称。古称建茶,又名北苑茶。建茶出建安,即今之建瓯建溪两岸凤凰山麓。南唐之后,为宋贡茶主要产地。当时名茶有龙团胜雪、北苑先春、玉华、雪英、石乳、龙凤等。宋朝代宗年间有官焙,专制龙凤饼茶,当年名动一时,有“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之说。据苏东坡《叶嘉传》称,武夷茶移植建瓯后,才有“北苑御茶”之盛。因当时崇安尚未建县,茶以建州建安为命名,饮具则以建窑兔毫盏为上。究其原因,和“斗茶”形成了“分茶”的鉴赏游戏有关,和一比高下、争金夺利的斗茶无关。“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确是把喝茶,当成一种美好的艺术享受。

宋代文人大家给了武夷茶极高的赞誉,苏东坡称之:“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加宠。”范仲淹赞之:“长安酒价减千万,成都药市无光辉。”陆游则更是说:建溪官茶天下绝!

好茶出深山,武夷山茶区位于北纬27-28度之间,丹霞地貌,峰峦叠嶂,区内岩石多呈红色碎屑沉积。经长期自然风化,加上降水充沛,光温适宜,恰合陆羽《茶经》所说:“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武夷茶区多悬崖绝壁,清顺治后,岩茶复苏,茶农利用岩凹、石隙、石缝,沿边砌筑石岸种茶,有“盆栽式”茶园之称。岩茶区内,有三十六峰九十九岩,形成了“岩岩有茶,非岩不茶”之说,岩茶因此得名。

根据生长条件不同,岩茶可分为正岩、半岩、洲茶。正岩品质最为著名,产于海拔高的慧苑坑、牛栏坑、大坑口和流香涧、悟源涧等地,俗称“三坑两涧”,香高味醇,为正岩极品;半岩茶又称小岩茶,产于三大坑以下青狮岩、碧石岩、马头岩、狮子口以及九曲溪一带;崇溪、黄柏溪,武夷岩两岸在砂土茶园中所产的茶叶,则是洲茶。

提到岩茶,必讲“岩韵”。岩韵,是岩茶审评中的专业术语,它可以说是名词,也是形容词。因而在众多茶人眼里,岩韵各有不同的解读。清帝乾隆有诗:“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鲠”。我以为,这“骨鲠”二字,倒是“岩韵”的绝佳注解。岩茶有岩骨花香——从茶与自然的关系看,丹霞地貌,三坑两涧,茶枞生烂石,老枞胜新枞,表现出武夷岩茶非岩不韵的特点;从茶与人的关系来看,这则是一种精神品质,铁骨铮铮兼具幽谷兰风,岩茶的不卑不亢,大美不言,蕴含了中国文化应有的精神与本质。

岩茶有十大名枞,都有美丽或大气的名称:白鸡冠、水金龟、白瑞香、铁罗汉……最名动天下的,无过于大红袍。

夏炜 绘

大红袍,属乌龙茶,产自福建武夷山。为中国特种名茶。据传,明洪武十八年,举人丁显上京赴考,过武夷而腹痛难忍。遇永乐禅寺和尚,取所藏茶叶泡与他喝,病痛即止。考中状元后,返归谢和尚,问及茶叶出处,得知后,即脱下状元红袍,披于茶树上,故得“大红袍”之名。后来,又传说此茶如“灵丹妙药”,治好了马皇后的病,皇帝便再钦赐红袍披树,以示龙恩浩荡。从此,大红袍成为贡茶,从此,大红袍名扬天下。

蒋叔南先生在1921年的游记中,提到大红袍在武夷山,有数处可见:九龙窠一处,天游岩一处,珠濂洞一处。但游记记载,没有交代清楚这三处大红袍更为具体的地点、是不是同一种或同名不同种的茶树特征。到20世纪40年代开始,逐渐被世人公认的大红袍,仅为天心岩九龙窠岩壁上那三株。三株茶树!对茶农、茶商和老茶客们来说,就意味着:即使雨露光雾等自然条件最好的一年,产量也不过几百克。如今,九龙窠石壁上的现有茶树,被专家们按顺序编号,从“大红袍”石刻旁上层第一棵算起,四棵编为1,2,3,4号,称正本;中层一棵为5号,底层一棵为6号。5和6,被称为副本。至于为何有正、副之称,得去请教专家。我所想的是:这么说来,正宗的大红袍,就是世界上产量最少的单一品种茶了。少则珍。

和许多无性系茶树品种一样,大红袍也是无性繁育的。无性栽培,就不会存在代数。虽然民间依然有二代、三代大红袍的说法。经过科研人员和茶人十多年的努力试制,现在,已经成功研制出经由母树中有某一品系单独扦插繁育栽培后,单独采制加工而成的大红袍。

如今,喝惯了岩茶的老茶客都知道,我们所品饮的“大红袍”,大多是茶界所说的“拼配茶”。拼配茶又叫调配茶,多用于红茶的制作工艺,乌龙茶品名中,也有不少会去拼配。拼配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二条:一、降低成本。二、为了使茶叶,保持一种独特风味和稳定的品质,将几种不同茶种按一定比例混合烘焙而成。

拼配并非等于低档。有时候,为了避免单一品种口味的单薄,或者降低品种缺陷,达到茶叶口感滋味的饱满、醇厚,高档茶叶也需要适当配置。每年在福建各地举办的“茶王赛”上,大红袍类比赛所获奖茶王,也大都是拼配出来的。

不论高贵美丽的传说,还是辛苦研发培育后的大面积繁殖,就算是拼配茶,只要有红袍的品质,茶是不会欺人的。茗生岩,涧流香,四两寸叶赠总统,半壁江山——世间还有哪一种茶,能有大红袍这样的珍贵和气度?


[责任编辑:陈泽宇]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05001716]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