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建瓯:守好绿水青山
“通过实行生态修复措施,我们在锥栗林下套种茶叶,既可涵养水分,又可改善生态环境,一亩锥栗园每年可多创收2000元。”10月15日,福建省建瓯市龙村乡经作站站长张发备喜滋滋地说道。近年来,福建省建瓯市成功探索出了一套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综合治理模式。
福建省建瓯市是“中国竹子之乡”“中国锥栗之乡”,拥有竹林面积147万亩,锥栗面积57万亩,竹林、锥栗的面积和产量均为全国之冠。“长期大面积开发种植毛竹、锥栗等经济林,也造成了部分土地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低下。”建瓯市水土保持部门相关负责人坦言,锥栗山、毛竹山、矿山水土流失治理,是建瓯市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
近三年,福建省建瓯市累计投入1.38亿元用于水土流失治理,实施4条小流域、32平方公里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重点推进1万亩锥栗山治理及河道清理、河道护岸、拦沙坝建设;大力推广锥阔混交、锥草共生模式,从原来坡式管理到简易梯田栽培,开挖鱼鳞状、半月状平台;栗农对锥栗的日常管理从剪草到不除草,从使用无机肥到增施有机肥,以促进物种多样性,达到生态修复的目的;指导现有茶园实施生态修复营林措施,对于毁林开荒的茶山查处整治拔除后,通过种植乡土或珍贵树种及时进行造林绿化。山场造林列入年度造林计划,享受造林优惠政策。
生态修复让福建省建瓯的天越来越蓝,水越来越清,景越来越美……
“我家30亩的锥栗,通过套种木荷,修建山边沟、蓄水池等生态修复措施,水土流失少了,肥力保持住了,锥栗产量每亩平均增加了近60公斤,亩产增收上千元。”水源乡王厝村栗农陈家钦说。
“对于竹林资源培育除实施常规经营技术外,我们重点推广竹阔混交林经营技术、竹山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生物防治竹林病虫害等丰产高效生态培育技术。”建瓯市林业局教授级高工林振清说,今年林业部门还在迪口安然笋竹专业合作社建立竹林丰产高效生态培育示范基地,打造集林分提升、生态有机、高产高效于一体可学可看可推广的示范基地,进一步推动竹林资源培育上新水平。2019年,全市竹业总产值134.6亿元,竹产区竹农人均年销售笋竹收入6790元,竹产业成为建瓯最具生态潜力的“绿色产业”。
建瓯市还在全市开展乡村绿化美化、宜居工程行动,通过3年努力,实现了村庄“四旁”(路、水、宅、村)空地以及坡地、边角地全面绿化美化。目前,全市219个行政村都需在村庄附近建设不少于20亩的乡村景观林,行政村范围内的古树名木都得到了严格保护措施。2016年以来,该市坚持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同步推进,完成了小松溪安全生态水系、水土流失生态村建设等一批水生态环境治理、修复项目,逐步改善了小松溪水质、改良了河床、恢复了河滩、修复了河岸,打造了集休闲观光、文化展示、生态科普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运动休闲小镇。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推动了小松镇各项产业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先后培育了林下旅游、绿道骑行等一批滨水旅游项目。2019年,湖头村接待游客超36万人次,人均年收入比2018年上升8%,以实际行动证明,守护绿水青山可以换来金山银山。(宋昌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