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南平市建阳区麻沙镇:深化精神文明创建 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

2025-06-09 16:10:48 来源: 文明建阳 作者:

2025年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南平市建阳区麻沙镇继续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俯瞰麻沙 傅心云 摄

南平市建阳区麻沙镇地处武夷山市、邵武市、建阳区三地交界,是八闽著名文化古镇。近年来,麻沙镇在党建引领下,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在推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同时,以深化乡风文明建设激发乡村内生动力,探索出一条物质富足、精神富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出征仪式 范世鹏 摄

农民丰收节趣味运动会 林金材 摄

一、 强化顶层设计,筑牢文明创建根基

(一)高位推动,健全机制。将精神文明创建作为乡村振兴和基层党建重中之重,纳入制度化、常态化轨道。创新建立“主要领导派单、责任领导接单、镇纪委督单”的问题整改闭环机制,确保创建任务高效落实,2024年累计整改问题234处,整改率100%。

(二)以上率下,全民参与。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党员干部、志愿者主动亮身份、作表率、当先锋,注重基层党建和文明创建网格化有机融合,用“微网格”推动文明创建“精”管理,以干部群众“共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建立网格包村:将全镇25个村(社区)全部纳入包保范围,由网格长负总责,网格员负责各区域,协同推进文明村镇创建。

(三)统筹资源,志愿服务。推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与村民建立“1+N”联系制度,依托智慧建阳app文明实践点单云平台,麻沙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六单法”,按照“派单与点单相结合、任务与志愿相结合”的模式,以“群众点单、所(站)派单、志愿团队接单”的形式,创新线上实践活动项目,让理论宣讲、科技科普、文艺演出、义诊义剪等志愿服务扎根乡村,实现志愿服务供给与村民多元多样需求精准匹配。自点单服务启动以来,共收到来自群众点单628次,完成派单任务628次,完成率达100%。

立雪拜程门 李隆智 摄

麻沙镇孝廉文化展示牌 苏晖 摄

二、 深化文化浸润,培育文明乡风民风

(一)阵地育人,润物无声。精心打造特色文化宣传矩阵。依托游酢文化广场、水南村会文廊桥等载体,修建文化故事墙、家风廊等平台,集中展示30余块图文并茂的家风故事、村规民约,生动呈现朱熹、游酢、蔡元定等本地先贤的孝廉事迹、家训家规及警言警句,实现寓教于景、润物无声。

(二)丰富宣传,营造氛围。广泛运用各类载体,强化舆论宣传,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文明气息。在集镇主干道、沿街店面、路口等人流密集场所设置公益广告,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八不”行为规范等,2021年以来,更新各类宣传广告牌380幅。进村入户宣传,先后发放创建全国文明村镇问卷调查、各类宣传册1万余份。利用“书香麻沙”“圆梦水南”“水美交溪”“绿色永兴”等微信公众号,积极收集汇编麻沙镇工作情况,扩大工作成效,已发布文明创建相关工作文章百余篇,浏览人数累计达2万余人次。

文明实践站开展建本送福活动 张怡雯 摄

麻沙镇长坪村廌山书院 吴大灼 摄

烟雨仙牛湾 陈琦辉 摄

三、 创新治理模式,提升文明善治水平

(一)文化善治,凝聚共识。坚持文化治理,深入挖掘游酢文化、建本文化内涵,融合“麻阳溪千载文脉”,高标准推进廌山书院重建、建本工坊等精品文化项目,为村民提供高品质公共文化空间。同时规约自治,倡树新风,实现全镇25个村(居)村规民约全覆盖,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在规范行为、弘扬新风中的积极作用,“约”出文明和谐新气象。

(二)三治融合,多元共治。创新推行以党支部+“三治”(自治、法治、德治)+“三平台”(综合管理、道德评判、法律服务)+“五目标”(群众要知道、要参与、要作主、要监督、要满意)为内核的“1335”新型乡村治理模式,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2024年依托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25个“吃茶话事”点,共协调解决矛盾纠纷204个、收集意见诉求73条、办理民生实事69件。

(三)生态塑形,改善环境。坚持以生态治理涵养乡风文明,以建设“六美”乡村为目标,根据各村实际制定环带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任务清单,加强对各村环境卫生、村庄绿化、坑塘治理、垃圾清理、路域环境等抽查,形成问题通报,开展问题整改“回头看”,2024年开展专项整治活动55次,整治垃圾卫生600余处,清理垃圾500余吨,栽种景观植被1000余株,店面装修改造2家、外立面翻新800余平方米、车位规范400余个。

麻沙镇通过系统谋划、精准发力,在精神文明创建中构建了新机制、打造了新阵地、培育了新乡风、提升了新效能,有效激发了乡村文明内生动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精神能量。(供稿:麻沙镇)

[责编:姚心妮、吴文潇(二审)、陈忠(三审)]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