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种业振兴和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7月14-15日南平市科协以“院士专家八闽行”活动为载体,邀请中国科学院谢华安院士团队赴光泽县调研指导水稻生产和优质水稻新品种的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示范。福建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卢哲明,南平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黄庆联及光泽县领导参与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考察、技术指导和专题讲座,指导科技村落和科技小院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服务乡村产业振兴。
谢华安院士一行深入光泽县崇仁镇、寨里镇、止马镇等地,重点围绕再生稻种植示范基地以及稻渔综合种养项目开展调研。
针对再生稻“种一季收两季”的核心优势,谢华安院士提出“养根护苗、水旱轮作”的关键技术路径,为提升再生稻产量与品质提供科学指导。
在考察稻渔综合种养项目时,谢华安院士详细了解了南平光泽稻花鱼科技小院的稻渔融合模式,对其推广的无人机飞播、秸秆还田等实用技术表示认可,并对当地着力打造的仁厚村“福香占”稻渔系统示范项目推动“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等方面给予肯定。
调研中,谢华安院士强调,地方需高度重视农产品品牌建设,尤其要聚焦稻渔特色品牌的塑造,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14日晚,谢华安院士作题为《加强种业创新 保障粮食安全》的专题讲座,光泽县机关党员干部、光泽县涉农、涉粮经营主体等近200人参加。
本次活动系福建省科协组织,南平市科协、中共光泽县委承办,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省农科院等有关专家应邀参加。(供稿单位:南平市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