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要闻 | 闻“汛”而动 打好防汛备汛“主动战”

2024-06-16 21:20:00 来源: 延平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应蕾 李海玥 游立成 陈少莹

大武夷新闻网讯 近日,延平遭受连续强降雨,河流水位上涨,防汛形式严峻,延平区纪委监委认真贯彻落实延平区委工作部署,联合延平区委组织部、延平区大督查办成立6个下沉监督组,深入各乡镇(街道)、延平区直有关部门,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分级开展“穿透式”监督,督促推动各项防汛工作部署要求落地见效。

监督一组

image.png

监督一组前往洋后镇良坑村查看地质灾害点人员转移情况,督促做好人员转移安置工作并警惕转移后“回流”现象。

监督二组

image.png

监督二组在水东街道防汛指挥部开展监督检查,向防汛工作组成员了解防汛工作具体实施情况,查看防汛预案、人员部署等相关台账。

监督三组

image.png

督查三组在太平镇西山村对防汛物资的储备种类、数量、日常管护等情况进行检查,查看防汛应急设备是否齐全、能否使用,督促做好物资保障储备。

监督四组

督查四组深入巨口乡开展防汛备汛工作监督检查,对各村危旧房屋进行细致排查,督促推动妥善处理风险点,同时对人员撤离等情况开展督查,全力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监督五组

监督五组前往西门排涝站,重点了解排涝站设备运行、隐患排查、应急处置及人员值班情况,防止汛期涝灾。

监督六组

监督六组现场勘察水南街道岭炳洋村平房区易涝点、地质灾害点(高陡边坡)等,督促相关单位和责任人对各类风险隐患进行再排查再整治、应急处置预案再细化再完善。

炉下镇纪委

炉下镇纪委紧盯汛情期间水上安全问题,到斜溪码头、库湾、河塘等地,劝导渔民、船舶在汛情期间停止水上作业,保证安全度汛。

大横镇纪委

大横镇纪委协助山源村两委劝导高陡边坡危险区域群众进行转移,询问物资保障情况,并开展汛期安全隐患巡查等工作。

黄墩街道纪工委

黄墩街道纪工委夜巡东教辖区低洼地带,查看沿河水位上涨情况,对沿河防汛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动员沿河低洼地带群众提前安全转移,尽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紫云街道纪工委

紫云街道纪工委深入一线开展监督检查和隐患排查,到剑津社区环城中路区域查看地灾点防护等情况,为群众筑牢防汛安全堤坝。

梅山街道纪工委

梅山街道纪工委对河边危险区域等特殊点位进行现场查勘,查看小水门公园入口处警戒线设置情况,压紧压实防御工作责任,确保各项防范和应急工作落实到位。

延平:防汛于行 为农业生产平稳度汛“强基固本”

“好的好的,我们抓紧系牢船只,固定锚绳,就马上上岸,没想到雨下这么大,也辛苦你们提醒了!”

连日来,水南街道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对辖区沿岸渔业船舶进行巡查,对未上岸渔民进行劝导,并叮嘱其做好应对暴雨洪水的准备。

“眼下正值汛期,受持续降水影响,流域水位不断上涨,水流湍急。我们积极落实上级防汛部署要求,充分利用喇叭广播、发放明白纸、入户动员等方式,确保沿岸渔民离船上岸。”水南街道组织工作人员全力做好此次暴雨的防御工作,确保人员安全,把农业生产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设施农业是“菜篮子”生产的主力军,做好汛期安全生产至关重要。延平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严格落实省、市、区相关部署要求,各乡镇(涉农街道)、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安全生产巡查,提前做好日光温室、蔬菜大棚、育苗大棚、畜禽养殖场圈舍等农业生产设施的加固,及时修补薄膜漏洞,拉紧压膜线,做好棚内防风、防电及温度调控等工作;加强对大田农业生产基地周边的隐患排查,迅速清理沟渠或修筑排水渠道,清理村庄异物和排除积水,确保大田生产安全;停止渔业船舶活动,及时做好河上船只回港,确保人上岸、船固锚,做好应对暴雨洪水的各项准备。

同时,延平区组织种养、水产、疫情控制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成立救援队伍,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及时关注天气变化和雨情水情,随时准备支援一线,并加强种子(苗)、化肥、饲草、农(兽)药等救灾物资和救灾机具储备和调剂,其中,2024年延平区救灾备荒种子储备数量为7500公斤,品种为君两优丝苗,可供播种面积达10000亩,全力保障灾后农户育秧播种,为恢复生产提供技术和物资保障。

延平区教育局

近期,雨季来临,南平市全境出现连续降雨及区域暴雨天气。延平区教育局闻“汛”而动、主动应对,按照延平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延平区教育系统加强值班值守和应急响应,深入排查校园安全隐患,强化宣传引导,全力抓好防汛救灾各项工作,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6月15日上午,延平区教育局组织召开延平区中考安全工作部署会,确保汛期延平区中考平安顺利。

强化组织领导,压实责任要求。延平区教育局迅速部署防汛工作,及时传达上级防汛备汛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一把手”责任追究制度,始终保持高度警惕,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教育局班子成员带队下沉一线、细致部署、严肃督导,全力保障广大师生人身安全和校舍财产安全。

加强隐患排查,落实防汛措施。根据《南平市教育局关于做好持续性强降雨期间学校安全防御工作的通知》精神,立即组织人员对校舍围墙、用电电路、仪器设备、屋顶漏水等进行隐患排查,重点关注施工场地和靠近山体、河流边的农村学校,加大巡查力度,建立安全隐患台账,实行整改销号机制。

深化安全教育,增强防范意识。延平区属各校利用班会课、宣传栏、微信群、校园广播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师生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汛安全教育,提高师生防汛意识,增强自救互救能力。同时发放《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建议家长强降雨天气自行接送学生上放学,提升家长的安全责任意识。

延平区农业农村局

连日来,延平区出现持续强降雨天气,区农业农村局针对本轮强降雨“持续时间长、水饱和度高、次生灾害不可控”等特点,以汛为令、聚焦重点,贯彻落实省、市、区相关部署要求,全力做好极端强降雨天气农业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将农业生产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延平区农业农村局及时召开动员部署会,传达市、区两级有关防汛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农业农村各项防灾减灾救灾措施。于13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暴雨防御工作的提醒》,向全区农业农村领域发出“三停”倡议,即停止非必要农事活动、停止农业领域项目施工、停止渔业船舶活动。由局分管带队,针对农机、沼气、农事休闲、渔业生产、低收入人群等重点领域,坚持问题导向,全覆盖排查,就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开展全面防汛救灾指导工作,严防因强降雨引发农业安全生产事故。

局各领域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指导农户全覆盖排查隐患,落实落细防范措施。水技干部赴炉下镇、夏道镇、太平镇、樟湖镇等重点渔业村居、渔业企业、合作社及渔船码头等,检查汛期渔业生产用电安全、安全生产培训计划完成情况、船舶停泊靠岸等工作,指导渔民停泊固锚,禁止非必要生产作业,禁止私自行船;畜牧兽医干部赴规模猪、牛、羊、禽等畜牧养殖场,指导养殖户全面检查畜禽棚舍及相关设施加固等防范工作;农技人员转发《农业防洪减灾科技服务手册》,走访农业设施大棚、农场、现代农业产业园,指导农户落实好粮食、蔬菜、烟叶等农作物的防灾减灾措施,及时抢收成熟农作物;截至6月16日,延平区农业农村局累计出动专业技术人员91人次,服务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65家,帮助农民176户。

持续强降雨期间,延平区农业农村局严格执行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和三级值班要求,做到“ 零延误、零差错、零脱节 ”。将局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才组成应急救援队伍,随时响应延平区委、区政府号召,遇有突发事件第一时间现场做好减灾救灾技术指导工作。加强救灾备荒农作物种子储备,储备救灾备荒水稻种子0.75万公斤,能基本满足延平区水稻补种需求。

来舟镇

“感谢党和政府把我们转移到这里,不仅给我们准备丰盛的一日三餐,还组织活动陪我们这些老人家吃茶聊天,真是太好了!”风雨中,来舟镇蛟湖村集中安置点处云小筑洋溢着温暖,时不时传来欢声笑语,避灾群众纷纷为这里周到服务点赞。“在安置点比较安心,没有什么比家人平安更重要!”

“大家在这里安心住着,有什么需要和顾虑都可以和我们说,我们24小时为你们服务!”茶话会上,看着村民们拉起家常聊着天,蛟湖村村干部们一脸笑意地安抚起转移人员情绪,以更有“温度”的方式防止转移群众回流。

连日来,面对严峻防汛形势,来舟镇高度重视,严格落实延平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密切关注重点隐患区域,抓实抓细汛期防汛救灾各项工作,全力保障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确保转移群众不回流,来舟镇在辖区内高陡边坡、地质灾害点居住点安装了智能电子门磁报警器。门一旦被打开,后台就会即刻以微信提醒的方式推送给村干部,严防已避险转移的群众在暴雨结束前返回隐患居住点。

严密部署,来舟镇组织各村突出做好对高陡边坡、地质灾害点、低洼地带、群发性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域等重点区域的防护措施,继续对辖区内风险隐患道路进行排查,采取拉警戒线、设置路障等方式封闭道路。同时,时刻关注王富码头水位上涨情况,加强巡查,禁止渔船下河,确保安全平稳度汛。截至目前,共排险道路险情3处,封闭管控巡护路段3处,做到早发现、早排除,尽全力避免人员伤亡。(供稿单位:延平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应蕾 李海玥 游立成 陈少莹)

[责任编辑:陈雨薇]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