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要闻 | 南平邵武:打好“金名片” 完善“产业链”

2024-09-06 08:50:00 来源: 邵武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邓贤龙 刘建飞

大武夷新闻网讯 近来年,邵武市紧扣中央、省委改革部署,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特别是事关邵武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氟新材料、竹木加工、新型轻纺、中药材等“2+2”特色主导产业,深化改革赋能,强化创新引领,有效增强发展动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邵武依托经济开发区产业平台,开展金塘工业园区清洁生产整体审核创新试点项目和省级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园区建设,鼓励企业与福大清源创新实验室、厦大嘉庚实验室、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等共建联合创新实验室和中试基地,加强氟新材料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同时,实施“邵武英才”战略,持续深化与清华、北大、福大等高校合作,升级高质量发展顾问团等载体,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催生出产业先进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有效打通了科技成果产业化路径,助力构建更有效率、更有韧性、更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image.png

在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进程中,邵武市抓住列入全省第一批16个园区标准化建设示范试点契机,全面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通过“规划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引进了一批全球前20强氟新材料龙头企业落户金塘园区。

截至目前,园区已入驻氟新材料生产企业及关联企业55家,总投资365亿元。邵武氟新材料产业集群入选工信部“2023年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在全省县域产业链大会上作典型发言,成为福建省的“金名片”。

邵武是我国南方集体林区重点市之一,竹林面积68万亩,立竹量 1.35 亿株。邵武市竹产业经过三十年发展,已成为当地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近年来,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增动力,积极创新竹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立林业绿色金融保障机制, 制定《邵武市竹产业绿色发展机制创新集成改革实施方案》,推出包括竹茶空间、竹家居等8个系列5000余种产品,建成标准化全竹茶空间20处。创新打造竹立方生态科创馆,串联200余家竹企、100余家村级合作社及标准化全竹茶空间等全竹产业链。该科创馆是邵武市委、市政府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通过“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围绕“买全球•卖全球”的发展理念,以竹产业为核心内容、集成新质生产力、赋能一二三产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公共品牌,同时也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机制创新和生动实践。邵武也因此先后获评“中国竹家居之都”“中国特色竹乡”、福建省2024年度竹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县。

下一步,邵武将以“国际竹产业品牌中心”建设为契机,紧抓“以竹代塑、以竹代木、以竹代钢”发展机遇,打造竹产业发展平台链主,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供稿单位:邵武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邓贤龙 刘建飞)

[责任编辑:陈雨薇]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