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动态 | 邵武市卫闽镇: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大武夷新闻网讯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近年来,邵武市卫闽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和党委“前沿作战部”优势,做实做细农村“党建体检”后半篇文章,以创建星级党组织为载体,因地制宜、因势发力,探索以乡镇为单位创办“乡村振兴公司”,通过整合闲散土地资源,实现抱团发展;大力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提升“双绑”水平,建立新型农村利益联结机制,把“土特产”培育成大产业,把“小农户”带入大市场,以大河淌带动小河满,有效促进村强民富。
共富路上,不让一个村掉队
面对乡村发展不平衡问题,卫闽镇积极探索“党建联建”抱团发展模式,打破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单兵作战格局,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群众致富。其中,谢坊村、陈坊村、王溪口村存在村集体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收入来源过分依赖单一产业、特色产业规模较小、效益不高等问题。卫闽镇积极推行“镇企联建、产村联兴”机制,依托“乡村振兴公司”将村与村之间的土地、劳力、市场等零散的村级集体资源高效整合起来,以股份合作制、联合经营、混合制等多种形式合作,实现了村级资产、资源的优势互补、叠加发力。华至生态农业党支部与辖区6个村党支部联建,通过土地、林地入股等形式,共计种植猕猴桃700亩,合计带动村财增收30余万元,带动村民就业37人、年增收5.4万元。
沉睡资源,变身富民资产
依托外石村118亩的天然古树林资源,卫闽镇党委牵头探索“红色林长+”新机制,成立古树林保护协会,联合外石村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红色引擎”作用,以古树林保护开发工程为抓手,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建设一体化生态农业综合体,探索“党建+生态+农户”复合型经济发展模式;打造外石村“尚则”品牌,收储并改造提升6栋农房作为闽台乡建乡创项目样板,积极探索民宿产业运营;成功与361°集团达成保护协议,接收古树林保护资金200万元,对近300株古树名木进行建档立牌,守护好古树林生态“活文物”。同时,外石村通过流转闲置的复垦菜地,整合房前屋后庭院及古树林下零散闲置空地种植黄花菜,截止目前共流转土地20亩。绿色生态带动农旅产业,拓宽农民致富,拓宽村财增收路径,解决村民就业50余人,实现年村财增收8万元,村民人均收入0.7万元。
从“一枝独秀”到“连片共赢”
探索推行“镇企联建、产村联兴”机制,推动乡村振兴公司与华至生态、顺兴泰、小凤鲜等辖区龙头企业合作,同时有效整合各村碎片化资源,推动农户资产与社会资本有机衔接融合。由乡村振兴公司投资建设卫闽镇果蔬种植加工(冻干)一体化项目,实施卫闽镇水果分选流水线项目,为周边企业、合作社、农户提供果蔬分选服务,按斤收取服务费,带动村民就业300余人。同时,以做优做强“花果卫闽”品牌为切入点,统一收购各村零散农特产品,依托华至龙头企业实现统一包装、规范销售,进一步提升“花果卫闽”品牌的影响力和农产品附加值;拓宽销售渠道,线上依托抖音直播、福农e购等销售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双向发力,预计年销售额可达50万元,改变了以往各村集体“单打独斗”的局面,实现各村抱团发展。(供稿单位:邵武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邹智敏)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