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动态 | 浦城县富岭镇:双同村酸枣糕变身村民“致富糕”

2025-07-16 10:16:48 来源: 浦城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柯聪

大武夷新闻网讯“以前山上的酸枣熟了也没人摘,白白烂在地里。现在可好了,这些酸枣都成了宝贝!村里来了收购的老板,咱们上山摘酸枣一天能赚百来块钱!”近日,在浦城县富岭镇双同村,匡山锦鑫土特产作坊负责人李丁钱一边整理晾晒自家制作的酸枣糕,一边乐呵呵地对记者说道。

image.png

匡山锦鑫土特产作坊于2005年开办,以生产酸枣糕为主。20年来,这家作坊从小到大,如今每年生产酸枣糕产品近4000斤,年产值达100万元。李丁钱介绍,他们不仅保留了传统的酸枣糕制作工艺,还研发了丹桂酸枣糕、金桔酸枣糕及红糖酸枣糕等创新产品。

采摘、选果、清洗、蒸煮、去皮、脱核、晾晒、定型、包装待售……这是每次采购回野生酸枣后,李丁钱和村民们要做的工作。作坊车间虽然不大,却是李丁钱和帮工村民实现稳定收入的地方。在收果和加工旺季,每天还要招收十余名村民帮忙,日收入达150元/人。

双同村拥有3.1万亩国家生态公益林和5000亩毛竹林,是浦城野生酸枣的核心产区,在野生酸枣成熟季节,食品作坊大量收购野生酸枣,让原本只能成熟后掉落地上腐烂的酸枣果成为“致富果”。不少老人、小孩、妇女通过捡酸枣果卖给收购商和加工厂增加了收入。

在双同村,像李丁钱这样的作坊还有好几家,当地村民通过代代相传的师徒制,完整保留了从采摘到定型的整套传统工艺,酸枣糕的制作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生产工艺越来越规范化、标准化。

谈到接下来的打算,他们充满信心:“我们计划成立‘酸枣糕专业合作社’,将酸枣树苗进行改良、提升果品质量,不断扩大和提升酸枣种植、加工产业。”

近年来,浦城县富岭镇党委、政府立足实际,通过政策引导、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引导村民和商家利用丰富的野生酸枣资源和传统工艺,发展酸枣糕加工产业。政府计划培育更多规模化企业,带动更多村民致富,助推乡村振兴。

当地积极探索“非遗+旅游+电商”发展模式。双同村依托匡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将酸枣糕制作体验纳入乡村旅游项目,游客可以亲手参与制作过程,同时通过电商平台和直播带货等新型销售渠道,拓宽酸枣产品的市场空间。

“我们村的好东西很多,要让它们走出大山、走进市场。”当地乡贤朱继富介绍,村里成立了“共富工坊”,是涵盖电商、文创、特色农产品展销、乡贤招商、人才创业等于一体的综合平台。2024年,浦城县还推出了包含酸枣元素的“浦城福礼”伴手礼系列,通过精美包装和文化赋能,提升酸枣产品附加值。

浦城酸枣糕制作技艺不仅是当地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承载闽北山区饮食文化和民间智慧的见证。2025年,双同村正式将“浦城酸枣糕制作技艺”申报市级非遗项目,让这项传承百年的传统工艺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供稿单位:浦城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柯聪)

[责编:陈雨薇、陈琳(二审)、罗金勇(三审)]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