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打工仔到“领航员” 品占兴旺的“枞味”人生

2025-07-24 11:23:44 来源: 闽北日报 作者: 裴礼辉 文/摄

骤雨初歇,武夷山市洋庄乡浆溪村吴三地的山峦间,雾气蒸腾而起,漫过村落与茶园,恍若仙境。仙境中,老枞水仙茶树的叶片凝着雨珠,绿得鲜润欲滴,在雾霭里透着清灵。

“过段时间,有一批俄罗斯茶人会来吴三地,感受咱们老枞水仙的独特韵味。”7月22日,武夷山吴三地然韵茶厂的占兴旺,惬意地置身于这片茶香弥漫的天地间,美美地喝下一杯“百年老枞”,空气中的茶香久久萦绕,挥之不去。

他笑着补充道:“这已经是俄罗斯茶人第二次走进吴三地了。”去年10月初,俄罗斯历史学家和茶文化专家伊万·索科洛一行4人,就曾专程来到吴三地,探寻老枞水仙的生长奥秘,了解其制作技艺。

武夷山,是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是万里茶道的起点。武夷茶那醇厚的香气,宛如一条无形的纽带,跨越山海,连接起世界各地的爱茶之人。

就在6月30日,津巴布韦青年赋权、发展和职业培训部副部长库达夸谢·穆帕姆汉加,还带领着津巴布韦青年政治精英代表团,先后参观了武夷山吴三地然韵茶厂。他们在这里亲身感受武夷茶的生长环境,深入了解武夷茶的制作技艺,领略源远流长的茶文化。

一片小小的茶叶,承载着武夷山的故事,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悄然流转,拉近了这座山城与外界的距离。占兴旺感慨地说:“能让更多人看见武夷茶、喝到武夷茶,最后真心爱上它,我觉得特别荣幸。一想到有人可能因为我的努力,和武夷茶结下缘分,我就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

归乡:情牵故土,传承茶韵

占兴旺,这位土生土长的吴三地人,家中世代以制茶为生。自幼,他便在茶香的熏陶下成长,对家乡的青山绿水、一草一木,都饱含着深厚的情感。尽管家乡当时贫穷落后,但重峦叠嶂的高山、流水潺潺的山泉,在他心中都是无比珍贵的存在。

和许多年轻人一样,占兴旺渴望去外面的世界闯荡。16岁那年,他前往浙江打工。年纪轻轻的他,凭借远超同龄人的稳重和老成,迅速在陌生的环境中安顿下来。打工期间,他一边刻苦学习技术,提升自身本领;一边用心学习管理经验,积极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因其聪慧内敛、诚信务实的品质,深受老板和同事的好评,短短几年,便积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在外打拼的日子里,占兴旺心中始终牵挂着家乡。2001年,他毅然回到吴三地,他说:“再苦再累,好歹家里还有茶树。”

“可以做些什么呢?”回到家乡后,占兴旺常常思考。在占兴旺看来,处于高山区的吴三地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特别适合茶树的生长。更难得的是,作为老茶村的吴三地,虽然早些年因经济不好被砍伐了不少茶树,但仍然还有上千棵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水仙茶树,品质出奇,即便是在当地挑剔的茶客眼里,也被视为珍品。

为了让这些古茶树焕发出新的生机,占兴旺拜天心村德高望重的茶人林小荣为师,潜心钻研制茶技术。在师父的悉心指导下,他凭借着极高的悟性和坚韧的毅力,很快掌握了制茶技艺的精髓,制茶技术突飞猛进。

创新:改名立“牌”,开拓市场

老枞水仙的枞味,是时光熬出来的。树龄超百年的茶树,根系在岩缝里盘桓交错,把山石的矿物质、山泉的清甜、云雾的润气一股脑收进脉络里。春摘时的嫩芽带着点青涩,经过杀青、揉捻、烘焙的历练,那股子冲劲慢慢沉淀,木质香愈发沉稳,青苔香愈发清幽,就像吴三地的茶人,把岁月的磨砺都酿成了从容。

“这种水仙茶里有种枞味道,有点像凤凰单丛的丛味,很特别,很好喝!”一位广州茶老板在品尝占兴旺的茶后,给出了这样的评价。老枞水仙,无疑是吴三地走出深山的最大优势和资源。

在2003年之前,老枞水仙一直被称作老树水仙。专注于老枞水仙制作的占兴旺,在寄茶样时,为了与凤凰单丛区分开来,将其改名为老枞水仙。当时,师父林小荣看到他在茶叶袋子上写“吴三地老枞水仙”时,提出了不同意见:“你这个枞字写错了,用于茶叶上的应该是丛。”占兴旺向师父解释了缘由,并向武夷学院的汉语言文学教师请教。得知“丛”指低矮灌木,而“枞”指高大乔木,水仙茶树属于半乔木大叶型茶树后,师父最终认可了他的写法。

深知吴三地老枞水仙味道的占兴旺,不只是一个字的较真,更是读懂了这味道里的倔强——像极了吴三地人不肯向贫瘠低头的性子。

2007年,占兴旺注册了“然韵”品牌,并于两年后成立了武夷山吴三地然韵茶厂,以老枞水仙为主打产品,同时推出大红袍、肉桂等其他品种的武夷岩茶。

在品牌发展的过程中,占兴旺深知创新与推广的重要性。2009年,互联网兴起,他敏锐地察觉到其中的机遇,不仅成立了自己的网站,还打造了淘宝网店。在保证茶叶品质的基础上,借助便捷的网络交易方式,“然韵”茶叶的销量和价格在两年内实现了增长。

但网络销售以散客为主,茶叶大批量销售仍是难题。占兴旺灵机一动,推出“捆绑销售”模式,将高端茶和高山茶绑定销售。这样一来,客户既能品尝到高端茶的醇厚韵味,又能领略新茶的清新口感;企业在收获客户好评的同时,也成功推广了新茶,实现了双赢。通过这种方式,高山茶的知名度大大提高,“然韵”品牌也获得了更多消费者的认可和好评。

坚守:生态为基,品质至上

“茶材好,茶才好”,这是占兴旺始终秉持的理念。从一开始,他就深知生态环境对于茶叶品质的重要性。

同时,他牢记师父的教诲,对茶叶质量严格把关,从采摘、烘焙到储存,每一道工序都绝不马虎。“看天做青,看青做青。每款茶的每道工序都有特定的时间节点,必须精准把握,否则,即便有高山生态的独特优势,也难以产出好茶。”

大多数时候,占兴旺都留在吴三地,仔细对比不同树龄茶叶的品质差异。多年来,在父辈的传承和师父林小荣等人的指导下,他的制茶水平日益精湛,“然韵”品牌的茶叶产品多次在各类赛事中斩获大奖。

走进吴三地的老枞水仙茶树林,棵棵茶树就像隐居山林的老者,历经岁月沉淀,透着淡然与从容,仿佛在诉说着对山水、对风雨的感恩。如今,吴三地因老枞水仙等茶叶产业蓬勃发展,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曾经因贫穷而讨不起媳妇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如今的然韵茶厂已颇具规模,占地10多亩,厂房建筑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产销两旺。或许是常年与老枞水仙相伴,占兴旺心怀感恩,性情坦然,面对困难时总是从容应对。他常说:“吴三地老枞水仙要想更好地发展,离不开大家的齐心协力。”

这多像老枞啊,一棵长得再茂,也成不了林海;一片茶园聚起合力,才能让枞香漫过整座山。人生如茶,初尝带点涩,细品有回甘,而真正的醇厚,从来不是独酌的滋味。就像老枞水仙的韵味,要靠山风、云雾、水土共同滋养;乡村的振兴,产业的兴旺,也得靠每双手一起托举,才能让好日子像茶汤里的暖意,久久不散。

[责编:陈琳、吴文潇(二审)、陈忠(三审)]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