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动态 | 延平区来舟镇:一轨连古今,青年夜话谋“三新”
大武夷新闻网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激发青年干部的创新活力,紧跟延平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7月28日,延平区来舟镇联合中铁南昌铁路局南平车务段来舟站举办“夜话经济”活动,延平区来舟镇年轻干部与来舟站青年职工齐聚一堂,回忆铁轨印记里的城镇蝶变,谋划来舟镇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发展,激活镇域发展新动能。
会上,青年干部们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所见所闻,围绕来舟镇的历史与未来展开了热烈讨论。这座因铁路而兴的小镇,其发展轨迹恰如一部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记录着社会变迁的点点滴滴。1956年,福建第一条铁路鹰厦铁路通车,来舟站正式成立并成为枢纽,南来北往,人员、物资在此集散,成就来舟“不夜城”的传奇,也吸引了元力活性炭、金牛水泥等企业将生产基地设在周边3公里范围内。随着铁路客运任务的转移,来舟站结束了“必经”的枢纽地位,但来舟的转型之路并没有随之沉寂——依托铁路区位优势及深厚的工业基础,布局重点产业;活化车站大街复古景观,吸引影视剧组前来取景拍摄......
“来舟站作为入闽铁路一等编组站,目前仍是福建省最大的货运编组站,来舟镇仓储中转中心发展潜力巨大,新曲港大桥通车后,货运汽车直抵站台,企业物流成本直降,铁路——公路多式联运激活了‘最后一公里’,提供来舟发展新动能。”福州机务段来舟折返点青年职工朱磊说道。
“近年来,延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盘活现有工业遗存,我们要进一步挖掘保护铁路旧站房、商铺及周边设施文化旅游价值,注重拍摄场景规范化,打造铁路故事墙及铁路元素的文创街区和网红打卡场所。同时配合延平区影视专班收集汇编‘记忆图册’,吸引剧组‘一目了然’订单式拍摄,激活文旅推介新举措,增强来舟辨识度。”来舟镇铁路社区党支部书记赖燕美提议道。
“当工业发展遭遇瓶颈,可以将目光投向‘工业+文旅’的新赛道,让老站台、旧厂房焕发新生,实现工业遗产的‘二次创业’,可以鼓励重点企业开放参观生产线,打造‘工业研学基地’,推进工业别样转型。”
“我们可以把来舟镇与大洲岛、南纸文创园和南平化工厂等多个取景地串联起来,配合延平区委、区政府开展‘跟着剧组去打卡’文旅活动,或者将老站台改造为‘铁路食堂’,用当年的铝饭盒盛装农家菜,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来舟镇政府青年干部热烈讨论。
从单一的铁路货运小镇,到“工业筑基、文旅赋能”的多元发展格局,来舟镇围绕一条铁轨,从往昔而来,向未来衍生。来舟镇主要负责人表示:“来舟镇利用铁路社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对来舟镇桥头口袋公园进行了‘翻新’,新公园将充分融入铁路元素,建成带有‘1956’标识的不锈钢火车主题雕塑,同时新增来舟站历史文化墙,充分将铁路精神转化为可知、可感的景点,为打造延平‘影视+文旅’新生态献上来舟力量。”下一步,来舟镇将持续深化“夜话经济”活动,加强与辖区内兄弟单位的交流研讨,鼓励思维的交流碰撞,取长补短、开拓视野,为来舟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动力。(供稿单位:延平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陈淑俣)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