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层出不穷的变异新冠病毒
据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记者郭洋)去年下半年以来,英国、南非等国接连报告发现变异新冠病毒。不断变异会使新冠病毒变得更“凶险”吗?是否会影响新冠疫苗的防护效果?人们又该如何应对?
事实上,变异是病毒自我复制过程中的常态,病毒并不总能完全准确地复制出其遗传物质“副本”,其复制时常出现一些错误,从而导致基因突变。新冠病毒所属的RNA(核糖核酸)病毒变异相对较快,大多数变异并不会使病毒“性情大变”,但也有一些变异带来值得关注的病毒性状改变。
目前全球主要流行3种“需要关注”的变异新冠病毒,分别为去年9月在英国出现的B.1.1.7、去年8月在南非出现的B.1.351以及去年12月在巴西和日本出现的P.1。
据疫情周报介绍,这3种主要流行的变异新冠病毒携带了某些相同的基因突变。
现有研究显示,与未被列为“需要关注”的新冠病毒毒株相比,以上3种变异病毒均显示出更强的传播能力,其中B.1.1.7还可能导致感染者住院、重症和死亡风险升高。另外,这3种变异病毒还能在不同程度上削弱抗体“中和”病毒的能力,有可能增加已康复患者再次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
关于这些变异病毒会否让现有诊疗方法和疫苗失效的调查仍在进行中。已有研究发现,B.1.1.7发生的基因序列缺失可能使“以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基因为标靶”的检测方法失灵;B.1.351可能影响多款已投入使用的疫苗的有效性。英国牛津大学2月发布的一项初步研究结果显示,该校与阿斯利康制药公司合作研发的新冠疫苗对B.1.351所导致的轻度至中度感染,仅能起到“极小”的预防作用。
为防止病毒变异降低疫苗效果,多家疫苗厂商已着手研究如何快速开发针对变异新冠病毒的疫苗。
世卫组织表示,虽然新冠病毒不断变异,“公共卫生和社会措施”仍是遏制新冠疫情蔓延的关键,这既包括勤洗手、戴口罩等个人防护措施,也包括隔离、追踪、停工停学等防疫限制措施。世卫组织还呼吁各国加强病毒监测和基因测序能力,发现变异病毒后尽快报告,共享病毒基因序列并加强相关调研。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近日表示,如果允许新冠病毒继续在不发达地区肆虐,病毒将不断变异,可能产生更易传播、更致命、使目前的疫苗和诊断失效的变异病毒。这种情况将延长疫情,发达地区将再次受冲击,全球经济复苏也将延缓。他强调,国际社会团结起来,就能确保疫苗的充足供应、公平分配,建立对疫苗的信心,并最终战胜新冠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