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江湖”之盛宴

2025-01-28 09:24:29 来源: 闽北日报 作者:张俣辰

每逢佳节,外出的游子便归乡团聚,在觥筹交错中寻味家乡记忆。中国人以“宴”为载体承载团聚的深情。满桌佳肴不仅是美食的汇集,更是非遗文化与情感交融的盛宴。

灵蛇献瑞,万家团圆。在非遗的江湖中,“盛宴”将美食与历史、乡土、习俗紧紧相连。从“朱子家宴”到“文公宴”,无论是以茶入馔的“武夷茶宴”,还是朴实无华的“峡阳福宴”,这些充满历史韵味与地域特色的盛宴,无不承载着对先贤的致敬和乡土情怀。

在这些盛宴之中,菜品化作语言,在团圆的桌前讲述着文化与历史的深厚底蕴。归乡的游子则在一场场“非遗江湖”的饕餮之旅中找寻家乡的记忆,从舌尖感受非遗文化的味道。本期且看——

朱子家宴

朱熹在武夷山五夫的四十八年中“茶取养生,衣取蔽体,食取充饥,居止足以障风雨”,并形成了有朱子特色的“朱子家宴”。“朱子家宴”中的食品和菜品,来自于《崇安县新志》《朱熹传》《朱子大传》等典籍记载,以及朱熹本人记录和五夫当地人口口相传整理。“朱子家宴”中的笋、姜、乳饼、笋脯、紫蕈、木耳、蔊菜、南芥、茭荀、萝卜、芋魁、豆腐,文公菜、煮莲教子、葱汤麦饭,以及五夫田螺煲、黄鳝煲、泥鳅煲、炒金粿、莲田鱼、煮笋、藕带、朱子家酒(曲米春),所用食材就地取材于五夫。“朱子家宴”经数百年完善,如今已形成能运用于家常、便宴、宴会的礼仪和各式宴席。2017年,朱子家宴被列入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项目名录。

峡阳福宴

在延平古镇峡阳的饮食酒宴中,最能体现闽北宴饮遗风的是请新相(贵宾)的“福宴”,俗称“膀蹄酒”。峡阳福宴为四煲、四炒、四酥、四全、四主食等,共20道主菜,即肥蹄煲、米醋猪脚煲、牛筋煲、猪血煲、炒什锦等。膀蹄是猪腿肘子,外肥内瘦。峡阳福宴的烹饪工艺传统而独特,通过卤蒸、煎炸、焯炒、舂、包裹等制作手法烹饪农家美食,宴请宾客。含有祈求福气满满、十全十美、六六大顺的饮食文化理念。2023年10月,峡阳福宴(膀蹄宴)烹饪技艺被列入第十批南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项目名录。

成功文化宴

成功文化宴是延平民间因信仰郑成功、纪念郑成功而形成的一种地方特色宴席,它主要以郑成功从延平开始军政生涯到收复台湾的历史事实和民间传说为依托,并结合延平地方传统美食进行加工、创造,多在纪念郑成功的重要场合上出现。分别由“铜关相聚”“乡鼓列阵”“剑津笋燕”“银刀护驾”“延平条陈”“仙霞巡关”“严阵以待”“瑞龙迎君”“苦志守节”“永历赐印”“料罗催发”“同舟共济”“时来运转”“一片丹心”“青史留名”“千秋群颂”等16道美食组成,是“以菜品承载历史”的地方文化名宴。2021年10月,成功文化宴被列入第九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项目名录。

武夷茶宴

武夷山以茶为馔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秦始皇二年(前247),武夷众仙即以“茶宴”宴饮武夷乡人。唐朝后,武夷山群贤毕至,宋元明清时期,杭州、广州菜系菜馆在武夷山盛行。千年以来,多种饮食文化在“岩骨花香”中反复碰撞融合,形成了武夷茶宴。武夷茶宴由二十余味菜品,十余种糕点组成,由武夷产的绿茶、花茶、红茶和乌龙茶,或茶的根、茎和叶,在食材中蒸、熘、炒、焖、炖的过程中,或融于其中,或作扩展。武夷茶宴用料考究,制作精美,具有当地特色,也是武夷山人十分喜爱的美食。2023年10月,武夷茶宴被列入第十批南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项目名录。

幔亭招宴

幔亭招宴原载于南宋祝穆所著《方舆胜览·武夷山记》,以武夷山民间传说故事为基础,融当地风俗,形成了一套表演观赏饮食文献的民俗活动,有迎宾、题名、入席、奉茶、题签、燃烛、上香、上酒、致辞、饮酒、上菜、敬酒、献歌、献干鱼、献舞、再献舞、送宾客等23道节目。它以仙凡筵宴的传说形式,体现了先民崇尚人天合一的传统思想,蕴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筑的美好愿望。2021年10月,幔亭招宴被列入第九批南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项目名录。

政和白茶宴

政和白茶宴可追溯至唐末宋初,制茶季茶人忙完时,为节省准备食材的时间,便就近取材,以茶叶等用于烘烤制作食品,成为了白茶宴的发端。白茶宴取政和白茶的茶之汤、茶之香、茶之色,通过烹饪,获得茶之性。政和白茶宴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地方美食传承历史记忆,极大丰富了政和美食文化的外交和宴会待客的礼仪感,对传统茶文化融入生活,促进活态传承有着良好的作用。2023年10月,政和白茶宴入选第十批南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项目名录。

政和文公宴

政和每年的朱子祭祀仪式结束后,都会设宴款待嘉宾,宴席上的菜都是民间为了纪念朱子而烹制的流行菜品,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了政和文公宴。政和文公宴共十六菜,以“朱子孝道文化”为主题,取朱子生活故事、主要活动习惯和重大成就为题材,结合朱子与政和的历史渊源,集纳政和特产美食精制而成,以美食形式审视朱子故事。政和文公宴丰富并提升了政和美食文化内涵,对朱子文化的交流传播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2023年10月,政和文公宴入选第十批南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项目名录。(张俣辰 整理)

(文图素材来源南平非遗数字平台、武夷工信商务公众号)

[责任编辑:黄炜莉]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