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商▪闽北情|徐明炜:让古建筑“活起来”

2023-08-04 09:20:00 来源: 闽北日报 作者:朱昕华/文 陈子昕/摄

“从一座庙到另一座庙、从一栋古建筑到另一栋古建筑,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就跟随父亲四处漂泊,修缮古建筑。”徐明炜出身木工世家,从小就跟着父亲——闽北木拱廊桥营造技艺传承人徐云双接触古建筑。

“木工技艺传承到我父亲是第八代了,锤子和锯子就是我的玩具,从小受到的熏陶也让我对古建筑情有独钟。”徐明炜说。

徐明炜

高考填报志愿时,徐明炜毅然选择了三明学院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后徐明炜在福建博物院实习,然而父亲中风病重的消息让他做出了人生最重要的选择——辞职回乡照顾父亲。

“闽北有很丰厚的历史底蕴,看到儿时记忆中的古建筑渐渐走向破旧、衰败,我就想用我掌握的这些知识,让古建筑重焕光彩。”2016年,徐明炜辞职从福州回到了家乡顺昌,照顾父亲的同时,成立了沐石传统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投身到古建筑修缮和设计中。

从一台电脑开始,徐明炜开始了创业之路。创业初期,徐明炜因为年纪轻没资源,业务量少得可怜。

“初期,有人找我父亲修缮古建筑,我就做一些小设计。同时也跟着父亲学习中国传统建筑大木及廊桥营造技艺。”从老师的理论到父亲的技术指导,徐明炜不断地琢磨,从修缮到设计,他不断总结经验,提升自己,建筑设计水平逐渐得到了认可。

在古建筑修护工作中,徐明炜主张“修旧如故”。反映这些建筑原有的故事和风貌,是他与团队修复古建筑所遵循的原则。因此,平时他就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和当地人沟通,了解这些建筑的历史,并向村民解释为什么要修复这些古建筑,动员号召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传统古建筑的行列中来,留住历史的记忆,留住浓浓的乡愁。

在设计方面,徐明炜则是注重挖掘不同的建筑元素,进行创新设计。“闽北因为是南下的要道,文化多元,建筑元素多样,你能看到江西、安徽、浙江、闽南等地区建筑的元素,需要学习和考量的技艺方式更多,组合方式更多,对设计师的要求也更高,比较有挑战性。”徐明炜说,政和县的福星桥是他早期比较满意的作品,采用了牌楼、八角亭和多层的廊庑结构等元素创新设计而成。

顺昌元坑古镇文昌阁

合掌岩龙泉桥、元坑文昌阁、观静山上的顺昌阁……近年来,一个个由徐明炜独立设计施工或参与的建筑作品展现在人们面前,得到大众的认可。“目前我们公司在莆田、三明、厦门等地都有布局。”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扩大,徐明炜对古建筑的认知也在不断变化。

“原来的认知就是保护、修好,现在是在保护的前提下,以古建筑为平台,结合文化,让古建筑活起来。”为此,徐明炜还成立了沐石传统技艺文化传播公司,在顺昌县仁寿镇桂溪村建设了木拱廊桥营造技艺基地,并以此为载体进行文化传播。

7月20日,顺昌县文化馆就组织初高中毕业生在基地开展“清新福建·共享非遗嗨一夏”木拱廊桥营造技艺(顺昌)研学活动。让同学们感受到了纯木条结构的神奇和木拱廊桥的魅力。

在古建筑保护设计的路上,徐明炜遇到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现在有很多志愿者,没有报酬的在收集古建筑的历史资料,为保护古建筑发声,让我感觉这个行业很有意义。” 徐明炜说,希望更多人能够意识到古建保护和活化利用的重要性,更好地留住乡愁,促进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朱昕华/文 陈子昕/摄)


[责任编辑:杨希希]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