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重建梧桐书院记

2024-07-22 16:40:19 来源: 闽北日报 作者:□林文志

一位人物,开创政和一片城邑街市乡寓村堡;一座书院,见证政和一个家族长盛不衰人济财旺。

此人物者,乃许延二公也,唐咸通年间,官皇室库抄,拜从三品级,赠银青光禄大夫。其为官,勤政清廉,两袖清风;其为人,温良恭俭,入孝出悌;其为学,博览经书,著述成卷;其为事,身体力行,无分巨细。因厌倦官场,为躲避权争,一路向南至闽地,兄弟树下分许叶。许延二公,择上洋而居,置田产以资生计,修路桥以通四方,筑寺庙以佑众生,建书院以育子孙。乃见代代繁衍,开枝散叶,遍布九洲,远及海外,儒者辈出,能人济济。

此书院者,乃梧桐书院也,位政和县澄源乡上洋村,开闽北乡村书塾之先驱,立宗族教育之样榜。唐咸通二年(861)肇建,后有损有补,有毁有复,2018年开工重建,2023年主体工程基本建成。一千二百年来,书院声传百十里,子弟成才万千人。书院依旧址在廨院坑,前低后高,拾级仰望;背靠钟山,面朝南岗;一路经过,状如腰带;五峰连绵,峰峰升高。此山形水势,方圆罕见,遐尔难寻,天地造化,乾坤生赐。

进入新时代,文化新篇谱。梧桐有历史,许氏人杰扈。俊者登高呼,众亲应无数。一朝规划成,化作峻伟图。族人彰自觉,世上多赞慕。

书院首建曰牌坊。四柱三门,宽广凌霄,上额“梧桐书院”四字,有牛斗金光之气,呈马啸长空之雄。联书曰:乡梦重燃中国梦,学风再振大唐风;梧桐栖凤春光秀,庠序培才奎斗辉。

牌坊之后曰门楼。敦实诚毅,简约大方,笑迎八方学子,喜接四海宾朋。

门楼之后曰智仁堂。端稳厚健,容雍华贵,是为讲学明伦之要所。门联寄寓:精思博学宏谋远,厚德高行福泽长;孔子行教图高挂中堂,至圣先师“德牟天地道贯古今”精神常在,“删述六经垂宪万世”伟业永存。

智仁堂后曰延二公祠。塑许延二公像,头戴银青光禄帽,身着银青光禄服,面色红润,双眼炯然,贵享子孙千秋祭祀,荣尊族裔万代景仰,祈愿族人薪火永续,族风代代相传。

延二公祠两侧曰遗存。左侧前方,保存一方旧书院土墙,历年久倍感沧桑,跨时空更觉可贵。右后侧方,保护完好延二公墓冢。上洋许氏宗谱记载,许氏裔孙、南宋参政许及之,嘉泰四年廨院山谒墓诗:凤栖最下势居中,左有清平右定风。三寺团圆围廨院,共闻暮鼓带晨钟。诗中地名景物证实,现保护下来的墓冢,正是延二公墓。幸哉幸哉!

梧桐高千尺,政府功勋殊。政和县呵护,澄源乡支持。领导常调研,政策多倾斜。立项马上批,事情及时办。供地二百三十亩茶园渔塘以作学田,拨金七百万元以配套道路交通园林绿化公共设施,召开会议团队研学大众旅游百余场次,书院朝着办活用好方向健康发展。

蝉立梧桐声自远,上洋村里许氏长。祭祀先祖行忠孝,育人立德大弘扬。文化振兴更自信,美丽乡村宏景展。

[责任编辑:陈琳]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