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在西江千户苗寨,感受“以美丽回答一切”

2024-07-24 17:17:35 来源: 新华网 作者:记者李凡、陈嫱

新华社贵阳7月23日电(记者李凡、陈嫱)独特的吊脚楼建筑、热情的苗族歌舞、令人垂涎欲滴的酸汤美食……要感受黔贵大地多彩的民族文化,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的西江千户苗寨是个不错的选择。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雷山县东北部雷公山麓的一个河谷缓坡地带,四周群山环绕,白水河穿寨而过。全寨由多个村寨连片组成,共有1000多户,6000余人,是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走进寨子,一块“以美丽回答一切”的石碑引人注目,这是西江千户苗寨诠释优美景色、浓郁文化的诗意凝结。

4e634a4ee4a7d476c68b44dc83f5de64_20240723091ec795969348679dea6f6c17ea0a65_1f116b9554534db79b12173ec58c1999.jpg

西江千户苗寨的吊脚楼风光。新华社记者 李凡 摄

“吊脚楼建筑群是西江千户苗寨非常独特的旅游资源,也是吸引中外游客前来探访的重要原因。”雷山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党组成员彭祖德介绍,当地的吊脚楼分为平地吊脚楼和山地吊脚楼,干栏走廊、“美人靠”悬空走廊等建筑空间特色鲜明。在西江千户苗寨的一处景观平台,能欣赏到依山而建的吊脚楼建筑群,层层叠叠,蔚为壮观。

欢快的芦笙舞、靓丽的苗族服饰巡游……寨子里,可以经常看到歌舞演出和街头巡演。西江千户苗寨拥有苗族鼓藏节、苗族飞歌、苗族铜鼓舞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当地还建有蜡染坊、米酒坊、鼓藏堂等数十处“苗家文化院子”,苗族特色文化在活态传承中不断发展。

西江千户苗寨还开发了《美丽西江》等大型苗族歌舞剧表演,推出苗族“讨花带”、吃新节、二月二祭桥节、苗年、“姑妈”篮球赛等多种多样的文化体验活动,持续带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

时下,寨子里最火热的游玩项目莫过于“美拍”,也催生了当地时尚的“美丽经济”。“穿上精美的民族服装,带上特色的苗银头饰和银项圈,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走在苗寨的街头拍照留念,是一次非常愉快的旅行体验。”来自杭州的游客李秀秀说。

2023年,西江千户苗寨景区接待游客约465万人次,带动当地近九成村民吃上了“旅游饭”。苗族村民杨春丽说,她和丈夫都在寨子里从事旅游接待服务,夫妻二人一个月能有8000元左右的收入,也方便照顾自己3岁的孩子。

为加强传统村落保护,西江千户苗寨出台措施规范加强景区保护和管理,同时将景区每年18%的门票收入作为地方民族文化保护经费,鼓励和带动村民对当地传统民居建筑、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凉爽的夏夜里,灯火璀璨,西江千户苗寨迎来一天中入寨游客最多的时段。在游人如织的大街小巷,人们驻足留恋,尽情品味独特、美丽的苗疆之旅。


[责任编辑:陈琳]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