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革命人物(第24期)|黄道
黄道(1900—1939),原名黄端章,别号一鸣,江西省横峰县姚家垅人。赣东北党组织和革命根据地的主要缔造者之一,闽北革命根据地和三年游击战争的组织者与领导者,抗战初期东南分局负责人之一。
图为黄道像
早年就读于上饶鹅湖师范和南昌二中。在南昌期间,接受《新青年》等进步刊物的影响,与袁玉冰等八人志同道合,成立鄱阳湖社(后改名江西改造社),创办《新江西》杂志,议论国事,抨击时弊,宣传革命,被时人称为“江西八大家”;他支持在南昌甲种工业学校读书的方志敏等人组织的反腐败教育和查禁日货的斗争,并将方志敏吸收为该社社员。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该社即与党联系,并取得支持。
1923年秋,黄道与邵式平一道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后改为北京师范大学),聆听李大钊的演讲,与同学陈毅“订交”。同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师大出席学联的代表和校党支部书记,团结和教育了一大批进步学生和爱国青年。领导北师大学生积极投入五卅运动,成为“实际上是北方国民革命的领导主持的一员”(陈毅语)。
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遭到通缉,奉党的指示回江西工作。创建了横峰县第一个党支部,并深入姚家垅、青板桥、楼底蓝家一带开展农民运动,组织农民协会,配合北伐战争。1926年底,任国民党横峰县党部领导人、上饶中学师范部主任,与邵式平共同领导农民武装攻占县城、驱逐伪县长的斗争。不久,奉党的指示回南昌,被选为国民党省党部执行委员兼宣传部长。
南昌起义时,作为中共江西省委负责人之一,积极参与起义的准备工作,与刘伯承、聂荣臻商讨地方组织配合起义诸问题,积极组织工人、学生成立担架队、宣传队,有力地支援了起义。起义部队南下后,再次受到通缉,秘密潜回老家。八七会议后,与方志敏、邵式平共同领导了弋横农民武装联合暴动,为创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红军进行不懈斗争。1930年10月,闽北、赣东北苏区正式合并,闽北苏区党的组织和红军正式划归赣东北省委领导,任赣东北苏维埃政府主席团委员兼秘书长;后又担任省委组织部长、省军区政治部主任等职。
1931年7月,调任闽北分区委书记。其时,受李立三“左”倾错误的影响,闽北红军被调往赣东北组成红十军准备攻打九江,闽北兵力空虚,根据地遭到重大损失。黄道到任后,重建红军,兼任中国工农红军闽北军分区政委。在他和黄立贵等同志的领导下,打退了数万国民党正规军的“围剿”,扩大了苏区,保卫了人民政权。到1933年,闽北革命根据地发展到包括福建的崇安、建阳、浦城、邵武、顺昌和江西的上饶、铅山、广丰、贵溪等广大地域,红军发展到拥有一个独立师和数千人的地方部队。在根据地内开设学校、业余剧团、银行和各类合作社,大力开展文化教育和经济建设,使闽北苏区达到鼎盛时期。
1933年4月,中共闽赣省委在江西黎川成立,调任闽赣省委常委、秘书长兼宣传部长。1934年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执行委员。
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奉命留在闽北,领导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其时,国民党反动派调集10万重兵向闽北苏区压来,敌我力量十分悬殊,他审时度势,团结分区委大多数同志,抵制以军分区司令员李德胜(后叛变)为首的“以红色堡垒对白色堡垒”的“左”倾错误,作出撤出苏区首府大安,开展游击战争的决定。在电台丢失,与党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以武夷山为依托,独立支撑,改变政策策略,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困死、淡死、饿死”红军的企图,完成了“保持革命阵地,保持革命武装,保持革命组织的光荣任务”。
1936年4月,与叶飞在政和县洞宫山仰头村举行为期3天的联席会议,双方就成立中共闽赣省委统一闽北、闽东两块根据地的领导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6月,在崇安岚谷正式宣布成立中共闽赣省委,并成立闽赣省军区,任闽赣省委书记兼省军区政委。
1937年3月,组织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闽赣省抗日军政委员会,任主席。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以民族利益为重,适时地作出团结一切抗日力量的决策,主动与江西、福建两省的国民党当局谈判,将闽北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五团,开赴皖南抗日前线。
1938年初,调任新四军驻南昌办事处主任和中共东南分局宣传部长,后又兼统战部部长、江西省委书记等职, 组织江西省各界人民进行抗日救亡活动。1939年5月,在赴皖南前线新四军军部的途中,被国民党特务毒害于江西铅山河口镇。著有《黄道诗文集》一书。
(转载时请注明:本文系由南平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与南平市委网信办联合推出。)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