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革命人物(第33期)|余维新
2024-11-16 14:30:00 来源: 南平党史方志 作者:
余维新(1915—1942),福建省南平县土堡乡菖蒲洋村(今延平区塔前镇菖上村)人。
图为余维新像
1915年,出生在一个中医家庭里。1930年,进建瓯中学读书,接触了马列著作和鲁迅、郭沫若等的文艺作品,好议国是,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于革命事业。
同年,受党组织指派到崇安学习之后,遵照党的指示,先后以沙县圣智小学教员、南平剑津中学训育员、南平后谷铁工厂会计等公开职业为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积极发展党员,先后成立了后谷铁工厂党支部和土堡下场村党支部,并担任支部书记。在他的努力下,铁工厂党的活动十分活跃,为抗日前线提供了许多武器、弹药。
皖南事变后,闽北处于白色恐怖之中,受党组织委派与其妻徐晨光(中共党员)到尤溪县九都开辟新的游击根据地,以教员为名,积极发动群众与敌顽作斗争。翌年,徐晨光积劳成疾病故,他以“遗愿待偿激吾心”的心情,更加忘我地投入战斗。
1942年,被捕入狱,被关押在三元梅列集中营,党组织及其亲友经过周密的组织,营救其出狱,但他为了保全组织和乡亲近邻,毅然回狱就刑,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崇高品质。同年,壮烈牺牲。
(转载时请注明:本文系由南平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与南平市委网信办联合推出。)
[责任编辑:黄炜莉]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