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非遗美食里的冬季汤菜
在中国餐桌上,汤菜是绝对离不开的一道美味。闽北人向来热爱喝汤,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一碗热腾腾的汤不仅能驱寒取暖,还能温补身体。在闽北各地非遗美食中也不乏一些适合在冬季饮食的“汤汤水水”,温暖您的胃、温暖整个冬天。本期,和您分享5道——
夏道土羊汤
相传,夏道土羊汤发源于唐末,是当地的传统名菜。据《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福建卷·南平分卷》记载,唐末,延平城有一家肉食店老板到龟道买羊,回延后煮出的羊肉香飘十里,有人问羊哪里买得,老板误将龟道说成下道,从此下道由此得名,民国三十一年至三十四年间,驻军部队立了一块“夏道”石碑,把下道改成夏道,这下道土羊汤也改称夏道土羊汤。“土羊汤”,以夏道土羊肉为主料,用菜籽油、老姜、米酒、香茅草、当归、胆参炖煮而成。色白似奶、水脂交融、汤香皮脆、鲜而不膻,备受食客欢迎。2021年10月,夏道土羊汤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九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东游芋饺
建瓯东游芋饺俗名“枷鞑仔”或“嘎拉泽”,在当地世代流传,为餐饮业广泛经营或节日期间百姓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制作方式是用蒸熟捣烂的芋子掺以地瓜粉或糯米米粉揉制成饺子皮,再包以各种馅料做成饺子,在用料的选择上,饺子皮只精选红芽小芋子和地瓜粉为原料,馅料则多采用木棰捶打成的猪瘦肉糜。烹饪方式可煮、可煎、可炒、可做汤,素荤相兼,滑而不腻,清香可口。
2023年10月,建瓯东游芋饺制作技艺被列入第十批南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贡茶孝母猪肚鸡
贡茶孝母猪肚鸡是延平区传统的特色汤品,也是城乡宴请嘉宾,馈赠亲友的上品,向来为人们所赏识,其中一项重要的材料便是茫荡山半岩村所产的半岩贡茶。其做法是把茶叶与猪肚、鸡同煮,适当加入甘草、生姜、虫草花等,以滋补气血、养胃调体。
2023年10月,贡茶孝母猪肚鸡制作技艺被列入第十批南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建瓯扁肉
扁肉源之于馄饨,魏晋八王之乱后,北方士族南迁入闽,带来了美食馄饨,后经建瓯人改良为扁肉。建瓯扁肉的最大特点是皮薄馅多,其馅肉制作时不用刀,而是以手工用木棰反复捶打成肉糜,再拌以小苏打、味精等作料制成;其面皮滑爽而有弹性,馅料则脆嫩有味,鲜香可口。在建瓯,凡重要节日,建瓯扁肉都是必不可少的食品之一。
2023年10月,建瓯扁肉制作技艺被列入第十批南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浦城豆腐丸
浦城豆腐丸是浦城独有的、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风味小吃之一。浦城豆腐丸是一种通过对豆腐精加工而成的食品。其外形为橄榄状、内裹猪肉粒馅芯,汤煮食用。
豆腐丸制作技艺为浦城人独创,代代相传,历史悠久。地域特征明显,基本分布在本县境内,周边县市极少出现。豆腐丸以豆腐为主要原料,加工便捷,价廉物美,风味独特,营养丰富。长期以来,是当地人们日常生活小吃之一。 数百年来,豆腐丸在本地久盛不衰,在浦城,人们把当地特产豆腐丸、桂花茶、酸枣糕并称浦城三大名吃。浦城豆腐丸伴随着一代代浦城人的成长走到今天,已经成为了浦城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浦城人的一种乡土情结,在外游子说起家乡,无不怀念那豆腐丸的鲜美和独特。 2012年,浦城豆腐丸被列入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邱游惠 整理)
(文图素材来源“文化南平小程序”)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