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洞天长物话文房

2024-12-16 17:13:43 来源: 闽北日报 作者:

笔、墨、纸、砚作为文房四宝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此四者之外,还有名目繁多的文房用品,他们因为兼具实用及艺术性被称为文房清玩、雅玩,本期,向大家介绍其中的几种。

砚屏为方形,立于方形四足底座之上,砚屏正面雕塑“魁星踢斗”(又称“魁星点斗”)的纹饰,魁星一手执笔,一脚站鳌头、一脚向上后踢,脚上方为一斗,右上部为北斗七星纹样。屏壁下方还有波浪、海草纹衬托。砚屏背部立两圆管,可作插器用。通体施青釉,底磕缺处露灰白色胎。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扬之水认为砚屏最早出现于北宋,宋代文人赵希鹄在《洞天清禄集》中说:“古无砚屏……自东坡、山谷(黄庭坚)始作砚屏”,同时她认为砚屏的出现并不是真的为了遮尘挡风,只是为了作为几案砚边的清玩。宋代的砚屏多以有纹理的巧石而成,这些纹理如山水、松竹天然胜似人工,这与当时的文人爱石以及追求绘画的水墨韵味不无关系。宋人舒岳祥有诗作《潘少白前岁惠予零陵石一片,方不及尺,二文理巧秀,有山水烟云之状,予以作砚屏,始成,因赋长吟以遗之》——“白云际天隅,峰峰争秀出。浩浩水石滩,归鸟时灭没。我欲茅三间,巢此重叠峰。我欲舟一叶,钓此苍茫中。”方不及尺的山石砚屏容纳了无尽的物相与心相,至明代砚屏发生了新的变化,屏腔前突起一层做插笔之用,因此,明代砚屏也被称为笔屏。《遵生八笺》中提到:“‘笔屏’条云‘宋人制……以之镶平插笔,觉甚相宜。”不过也有人认为砚屏兼做笔插大损雅致,不可取,明代文震亨在《长物志》中批评“竟废此式可也”。

笔架造型为五峰山状,中峰略高,两侧山峰渐次,峰顶较尖,高耸挺拔,通体施白釉,釉色发灰。平底,底部未施釉,中间位留一小排气孔,造型儒雅,古朴大方。

笔架,又称笔格、笔山、笔搁等,具体兴于何时尚不可考,山东临朐北齐崔芬墓屏风画中的笔格,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笔格形象,到隋唐、辽、西夏乃至宋元笔格的形制都没有很大的变化。赵希鹄《洞天清禄·笔格辨》中载:“象牙、乌木作小桉,面上穴四窍,下如座子,洗笔讫,倒插桉上,水流向下,不损烂笔心。”由此可知传统笔架在使用时是将毛笔倒插其中,与现在我们所知的笔架大相径庭。

考古所见的五峰笔架始见于浙江衢州南宋史绳祖墓出土的水晶五峰笔架。山岳崇拜是中国最原始的自然崇拜之一,在古人眼中是上天意志的体现,或是山神的身躯化身。宋代案头山石成为风气,山形笔架由此出现在文人几案间。明清时期山形笔架以三峰居多,伴有五峰以及多峰出现。明代屠隆的《文房器具笺》云:“窑器有哥窑三山、五山者,制古色润,有白定卧花哇,莹白精巧……”。

“案头清风生笔底,掌中乾坤寄文心”千姿百态的文房杂具除了实用功能,也为文人的书房案头增添了不少的高雅情趣,尺寸之间藏天地,远观之意境深远,近取之雅趣横生。 (来源:南平市博物馆)

[责任编辑:陈琳]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